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 置军归义,教授女儿的婚恋问题,北城二千,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侍郎笑着点头,随后询问起了张议潭关于河西内部的文武官员立功情况。</p>

对此,张议潭心知肚明。</p>

朝廷不是为了册封这些官员而询问,而是想要借此了解每个人在河西内部的份量。</p>

可饶是如此,他却没有撒谎,将一切都交代了个清楚。</p>

他从张议潮到自己,再到张淮深、李恩、索忠顗等人都交代了一遍。</p>

随着话题来到刘继隆这里的时候,他也直言不讳道:</p>

“山丹左果毅都尉刘继隆兼任山丹主薄,统辖山丹上府一千二百兵卒,先后参与酒泉、张掖收复等战,率军击退论恐热麾下将领尚延心五千精骑,又……”</p>

他交代了许多,便是负责记载的王侍郎听后都不由诧异:“此人只有十七岁?”</p>

“如今应该是十八了。”张议潭颔首纠正,王侍郎闻言质问道:</p>

“不知这刘继隆是何等身份出身,又是哪州哪县的豪强?”</p>

张议潭不觉得刘继隆的身份怎么了,因此坦然道:“此人布衣出身,参军前为瓜州牧奴。”</p>

“牧奴?”闻言,王侍郎顿时对刘继隆失去了兴趣,草草记载后便继续下一个人。</p>

几日后,经过令狐綯几人检阅,许多圣旨便由张议潭所带来的百余名精骑护送返回河西,仅留下十余人保护张议潭安全。</p>

与此同时,李渭也在李仪中的护卫下,率军来到了凉州北部的白亭海。</p>

“唏律律……”</p>

“都让开让开,这时杜噶支将军的贵客!”</p>

八月的白亭海畔,秋风送爽,草原呈现一片泛黄。</p>

数千顶大小帐篷星罗棋布,随风轻轻摇曳,仿佛是大地上的朵朵灰棕色蘑菇。</p>

嗢末人轻盈地穿梭其间,身着单薄的衣衫,步履轻快,似乎不为微凉的天气所动。</p>

帐篷之间,牧户们简朴的身影与头人们的华丽皮草形成鲜明对比。</p>

头人们的服饰采用精细的布料,缝制着各种野兽的图腾,既显得威严,又不失草原的粗犷。</p>

他们身姿挺拔,走路带风,透出一股不容小觑的威仪。</p>

李渭跟在一名千户身后,旁边还跟着李仪中和十余名山丹精骑。</p>

他们此刻下了马,步行往牙帐走去。</p>

在嗢末人的营盘外,酒居延所率的精骑虎视眈眈,一旦李渭等人遭遇危难,他就会立即动手。</p>

穿过一顶顶帐篷,随着头人脚步停下,一顶用兽皮缝制起来,不算宽大的帐篷便摆在眼前。</p>

帐篷的帐帘是掀开的,李渭等人可以清楚看到里面的情况。</p>

在牙帐内,十余名头人正在张望他们,而坐在主位的是一名四五十岁,发须有些灰白的男人。</p>

“请!”</p>

头人示意二人进去,随后转身拦住了十余名山丹精骑。</p>

“你们在外面等着。”</p>

李渭交代一声,便与李仪中走入牙帐内,受到十余名头人注视。</p>

吐蕃语是河西的通用语,因此也不用担心语言不通的问题。</p>

“你们是河西的唐人,来找我干嘛?”</p>

那个四五十岁的嗢末头人便是统帅白亭海嗢末人的杜噶支,他在十年前在白亭海聚众落草,直到如今,已然拉出了近万帐的嗢末人。</p>

见他如此,李渭开门见山道:“为了帮大汗而来!”</p>

“帮我?哈哈哈……”杜噶支忍不住大笑,其余小头人也纷纷笑出了声。</p>

对此,李渭不为所动,只是安静站在原地,等待杜噶支向他开口。</p>

杜噶支原本想着让李渭自己说出来,可两人熬了一盏茶,最终还是杜噶支忍不住开口道:“说罢,我哪里需要你帮忙?”</p>

话音落下,众人都看向李渭,而李渭也不紧不慢道:</p>

“大汗和诸位还不知道,河陇的论恐热因饥荒而诸将逃离,许多部落纷纷选择靠山投奔,而凉州便是他们去处之一。”</p>

“从五月以来,大大小小有上万吐蕃人投靠凉州,其中拥甲者近千人。”</p>

“我军虽然两次东略凉州,但也不过才杀伤番贼数千,斩杀了嘉麟东本莽罗将罢了。”</p>

“如今凉州获得河陇助力,我军尚且有焉支山作为依靠,可贵部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呢?”</p>

“马上入秋了,我相信大汗肯定派出探马去南边探查了凉州五城诸部放牧情况。”</p>

“可如今凉州严防死守,即便是大汗,恐怕也不敢说在今年的秋收时节能安然掠得足够牧群吧?”</p>

“没有了牧群,这个漫长的冬季,大汗您与您麾下的部众,又该如何度过?”</p>

李渭话音落下,帐内头人脸色皆不好看。</p>

显然,李渭给他们带来的情报让他们始料不及。</p>

半个月前他们就放出了探马,可是探马带回的消息让他们手足无措。</p>

尚摩陵他们下达了禁令,只准各部在姑臧以北五十里的范围内放牧,并且将哨骑放出了一百里远。</p>

如此一来,他们今年再想轻易劫掠凉州就不太可能了。</p>

没有可劫掠的牧群,以他们自己的牧群,根本不够他们所有人安然度过寒冬。</p>

正因如此,头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杜噶支,而杜噶支却在感受到目光的第一时间笑道:</p>

“你说的不错,但我想知道,你要怎么帮我们?”</p>

闻言李渭开口道:“半个月后,我们需要你们前往昌松入寇,声势越大越好。”</p>

“届时,我军将兵出焉支山,围攻番和,而尚摩陵见状,必然会选择先救番和。”</p>

“我军与贵部相比,贵部要的不过是牧群,而我军要的是城池,孰轻孰重,尚摩陵自然能分清。”</p>

“你们只管在昌松南北劫掠牧群,嘉麟、番和、姑臧、神鸟四座城池的甲兵,自有我们会去对付。”</p>

对于嗢末的实力,刚才一路走来,李渭也大概了解了不少。</p>

他们大部分都是穿着皮袄,拿着弯刀、骨朵的轻兵,部落虽然有万帐之众,可甲兵恐怕连一千都凑不齐。</p>

如此情况,让他们去昌松捣捣乱就差不多了,再多的他们也不会去做。</p>

反正张淮深、刘继隆只要他们吸引住昌松注意力就行,剩下的兵马,凭甘州之力,即便不敌,也不会吃什么大亏。</p>

如此想着,李渭便等待起了杜噶支的回答。</p>

对此,杜噶支想了想,随后才道:“你们拿下了番和城,我们有什么好处?”</p>

“……”李渭闻言皱眉,毕竟他刚才所说的可谓是双赢。</p>

甘州兵马拿下番和,嗢末部能劫掠昌松牧群,完全没有损害任何一方利益。</p>

可现在看来,杜噶支的贪心超过他想象,竟然还想从自己一方身上吃一口肉。</p>

“我带来了七百斤铁料,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大汗。”</p>

李渭沉声说着,杜噶支却狮子大开口道:“除了这七百斤铁料,我还要三百套扎甲!”</p>

“大汗,您的要求未免太高了。”</p>

站在一旁的李仪中有些看不下去,要知道以河西五州的生产力,每年也不过能产一千四五百套甲胄罢了。</p>

杜噶支张嘴就是三百套,这显然超出了甘州能承受的范围。</p>

“我们没有那么多空余的甲胄给您。”</p>

李渭顺势开口,但又补充道:“但是我们可以再额外送五千斤铁料给您。”</p>

五千斤铁料,以嗢末的冶金手段,顶多就能制作一百套扎甲罢了,不仅费时费力,质量还不如河西的好。</p>

杜噶支还想继续提高价码,可看着李渭不为所动的脸,他最后还是笑道:“好!半个月后我出兵昌松!”</p>

李渭见状松了一口气,抬手作揖:“既然如此,那我便先返回甘州,将此事告知刺史了。”</p>

“七百斤铁料就在营盘外,请大汗派人去接收。”</p>

“至于剩下的五千斤铁料,等拿下昌松后再兑现。”</p>

“贵使慢走。”杜噶支没有起身相送的想法,见状李渭便带着李仪中离去。</p>

在他们走后,那些头人才七嘴八舌道:“大汗,我们什么时候出兵?”</p>

“大汗,这才五千斤铁料,不够我们分啊!”</p>

“大汗……”</p>

他们七嘴八舌说着,杜噶支却冷笑道:</p>

“现在说的是一回事,等他们和番狗打起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季先生的心头宝(1V1)

正新鸡排

糙汉的心肝儿黛妃1v1小说

烧了点开水

大肚涨奶挺着大肚子要生了笔趣阁

九月闲鱼歌

小三养成记(高干)

年年有肉

老公让我把B扒开他日

惜无纵我

小说《上门女婿》全文阅读

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