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2章 挥师陇西,教授女儿的婚恋问题,北城二千,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后,步兵各部按照位置方向远近依次出营,在距离营地二十步距离四面列阵警戒,最后是辎重队出营。</p>

大军全部出营后,顺序又发生了变化,步兵收阵越过骑兵走在最前面,然后骑兵护卫带领辎重队,与步兵保持两里的距离行军。</p>

要是大雪天,那就骑兵在前踏雪开道,步兵在后跟随。</p>

类似刘继隆喜欢的急行军奇袭敌人,放在河西这种地方没什么问题,但放在陇西那种地形复杂的地方,颇有种赌博的意思了。</p>

针对这些,尚铎罗一直说到入夜,直到曹茂询问是否传菜,众人才回过神来。</p>

“倒是没想到去陇西打仗还有这么多说法……”</p>

“这我们得学学,别去了陇西被番贼教训,那可就丢脸了。”</p>

“得学啊……”</p>

“老尚,今晚我去你那里睡!”</p>

“还有我!”</p>

“我也……”</p>

回过神来,张昶他们纷纷开口,显然收获了许多经验与知识。</p>

不仅仅是他们,就连刘继隆都学到了许多知识。</p>

与此同时,他心底也萌生了一种想法,所以不免开口道:</p>

“尚铎罗说的这些都很有用,是行军打仗中很实用的知识。”</p>

“等到了兰州安定下来,我准备继续开办扫盲,扫盲的同时,也可以将这些知识编撰成书,交给下面的将士们学习。”</p>

刘继隆的话让尚铎罗受宠若惊:“我这也只是多年经验所得,这编书……我……”</p>

“没事,你与我多说说这些,我编写就是。”刘继隆轻笑安抚他,随后目光扫视众人道:</p>

“明日大军开拔,如尚铎罗所说一样,我们的行军和塘兵得变一变了。”</p>

“尚铎罗,我暂授你为三军观察使,纠正大军南下路上的不合理举措,你觉得如何?”</p>

“末将定不辱命!”</p>

刘继隆弄出了个不存在的官职,尚铎罗则是连忙应下,而张昶他们也没有露出其他表情,都是由衷为尚铎罗高兴。</p>

毕竟在刚才,尚铎罗就已经展示了他在陇西作战的经验。</p>

单从这点来说,帐内没几个人敢说比他更熟悉陇西,因此由他担任观察使倒也应该。</p>

“此时,末将有一个问题!”</p>

忽的,坐在角落的郑处忍不住出声,众人先后朝他看去。</p>

面对这些目光,郑处镇定自若,起身作揖道:“刺史,我军既然要去陇西,那打出的军号还是归义军吗?”</p>

郑处的话,让众人又将目光投向了刘继隆,毕竟他们这次南下过后就进入陇西了,而归义军是唐廷给张议潮的军号,并且还仅限于瓜、沙二州。</p>

他们如果用归义军的军号在陇西地界,那确实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p>

对此,刘继隆并未纠结:“管他作甚,大不了将河西的称呼为河西归义军,我们就当陇西归义军!”</p>

“对!”张昶立马附和,而马成也跟着附和道:“管朝廷那么多干嘛,我们用着舒心就行,反正朝廷也不给我们发军饷!”</p>

“就叫归义军!”李骥也跟着说道:“除非朝廷给刺史陇西节度使旌节,不然我们不改!”</p>

“哈哈……没错!”耿明和斛斯光也跟着笑了起来。</p>

陈靖崇、尚铎罗和郑处没说话,但他们脸上笑容却代表了他们的态度。</p>

显然,经过唐廷拒绝授予河西节度使旌节给张议潮,加上刘继隆前往陇西自立门户等事情,帐中诸将也渐渐看开了。</p>

他们不再幻想着盛唐美梦,而是回到现实,因地制宜。</p>

刘继隆看着这一切,高兴的同时,也不免升起了报复唐廷的想法。</p>

庙堂之上的那群家伙不是想用归义军来局限他们吗,那他就用归义军的名号把事情搞大,看看到最后是谁收不了场!</p>

“行了,天色不早了,我让曹茂弄些吃食,吃完之后就回去休息吧。”</p>

刘继隆交代一声,随后便召来曹茂,让他去找兵卒弄些吃的。</p>

虽说离开了山丹,没了那么多牧群,但众人在一起同甘共苦,远比一人吃肉,其余人喝汤要舒服。</p>

瞧着大伙吃的一样,便没有想要攀比的心思了,自然吃得香甜。</p>

很快,吃饱喝足的众人先后散去,而尚铎罗也成了香饽饽。</p>

张昶、马成他们搂着他去休息,看样子是要把尚铎罗在陇西的经验榨干。</p>

瞧着他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离去,刘继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p>

不过笑归笑,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总结今日尚铎罗与他所说的这些经验和陇西情报。</p>

将这些情报记录下来后,刘继隆这才躺下休息,而床头的烛火也渐渐消没。</p>

也不知过了多久,随着曹茂将他唤醒,他便起身简单洗漱了一番,随后开始指挥大军拔营。</p>

帐外的天色还是黑的,伸手不见五指。</p>

虽然是盛夏,可寒风吹着,不免有些冷意。</p>

刘继隆披了件绣袍,随后便在军营中走动起来。</p>

每个帐篷面前都停着一辆挽马车或黄牛车,将士们将帐篷、兵器、甲胄和粮食放在车上,见到刘继隆的同时朝他行礼。</p>

陈靖崇他们都已经起床,三万四千石粮食很多,五千辆挽马牛车仅仅能运载甲胄兵器及两万石粮食。</p>

剩下的一万四千余石粮食,得等到李仪中那两千甲兵和三千民夫抵达才行。</p>

好在李仪中没有让他们久等,或者说张淮深没有让他们久等。</p>

随着天色变亮,昌松方向开始出现声响,随后便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队伍在缓缓向东进发。</p>

“节度使他们也要东征了?”</p>

“应该是,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你看,节度使的旌旗都出现了,肯定是!”</p>

马背上,张昶与李骥他们讨论着眼前的一幕。</p>

刘继隆转身看向自己身后,七千三百多人的队伍根本看不到边,这等队伍若是入了山中,恐怕就只能靠塘兵汇报才能知道前、后军情况了。</p>

“吁……”</p>

随着归义军的队伍不断前进,张淮深、李仪中也率领精骑策马而来。</p>

他们勒马军前,与刘继隆对视。</p>

“刺史,我们的人在队伍最末端,还有三里多路程,先让兄弟们等会吧。”</p>

李仪中对刘继隆作揖,刘继隆也颔首回头对张昶他们吩咐起来。</p>

做完这一切,刘继隆才看向了张淮深,而张淮深刚才一直在看他。</p>

二人四目相对,却一言不发。</p>

不多时,随着索勋带着中军经过,张淮深这才开口道:“去了陇西后,不要太急于求成。”</p>

“若是事不可为,过几年再回河西也不迟。”</p>

他还在幻想着坐上河西节度使的位置,然后召刘继隆回来辅佐他。</p>

只是刘继隆的心态已经变了,今日之后,他便是自己的主人,不再是谁的部将了。</p>

因此面对张淮深的话,他没有给出回答,只是作揖道:“慢走!”</p>

见他不回应,张淮深神色微变,语气带着丝歉意:“走了……”</p>

他抖动缰绳,汇入了中军队伍之中,渐行渐远。</p>

过了半个时辰,李仪中所率的两千甲兵及三千民夫到来,队伍中还有四千多辆挽马车。</p>

刘继隆吩咐尚铎罗、李仪中将剩下的粮食装车后,便继续看向了张淮深的队伍。</p>

“张”字旌旗在空中招展,但却随着大风吹动而渐渐倾倒。</p>

与之不同,刘继隆身后的“刘”字旌旗不仅没有因为大风吹动而倾倒,反倒更加稳固了。</p>

不知过了多久,就连东方都升起了一丝太阳,而张淮深所率甘凉大军也彻底不见。</p>

“刺史,好了!”</p>

张昶策马来到刘继隆身旁开口,刘继隆闻言也看向身后的队伍,深吸一口气道:</p>

“出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季先生的心头宝(1V1)

正新鸡排

糙汉的心肝儿黛妃1v1小说

烧了点开水

大肚涨奶挺着大肚子要生了笔趣阁

九月闲鱼歌

小三养成记(高干)

年年有肉

老公让我把B扒开他日

惜无纵我

小说《上门女婿》全文阅读

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