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5章 除夕前夜,教授女儿的婚恋问题,北城二千,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到这里,他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滋润了喉咙后继续说道:</p>

“我翻看过以前的图籍,包含五泉在内的十个县,在百年前就有八万口百姓,所以才能耕种这八十万亩耕地。”</p>

“现在百姓数量降到了六万多,但好在我们手上的挽马耕牛足够多。”</p>

“八十万亩,算是眼下我们手中人力畜力的极限了,所以不用着急开垦新的土地。”</p>

“明年休整一年,等有足够的粮食后再动兵。”</p>

“动兵?”陈靖崇来了兴致,笑着询问道:“您准备打哪?”</p>

刘继隆见状转身,从案上找出了自己这些日子根据图籍所绘的地图。</p>

“我们之前的图籍都是尚婢婢带去的旧图籍,攻下三州后的图籍才是新的图籍。”</p>

“虽说吐蕃这些年不留余力的压榨我们,但他们还是干了些好事的,比如他们在从陇西前往鄣县的官道基础上,修建了岔往成州的官道。”</p>

“尽管这条官道废弃了八年时间,但修葺过后还是可以行军的。”</p>

“成州百姓二万口,又有井盐之利,若是拿下成州,进而武州一同拿下,便可安心收复剩余五州了。”</p>

他用手规划了进攻成州、武州的路线,陈靖崇看得认真,事后也不免点头附和道:</p>

“收复二州,能增人口三万,也能隔绝朝廷从山南道进取陇南,不愧是刺史。”</p>

刘继隆轻笑,没有说什么,只是收起了地图。</p>

其实在他心里,他更想先收复岷州,因为这样他就能制作火药,将火药运用到采矿和军事上。</p>

只是他担心自己动兵收复岷州,会引起朝廷注意。</p>

若是朝廷从兴元府(汉中)出兵进攻武州和成州,那陇西的战略纵深就被压缩了。</p>

因此他改变了想法,决定先取成、武,再取岷、洮。</p>

拿下这四个州后,他再一鼓作气收复叠、宕、松三州,同时扶持尚婢婢剿灭论恐热,南下攻取多麦及恭州等番州。</p>

到时候剑南道西线压力变大,剑南西川节度使必然会抽调南边的戍卒前往西线,致使南线空虚。</p>

接下来的时间,自己只需要等待南诏和大唐翻脸就行了。</p>

西川南线空虚,南诏不可能不打。</p>

只要南诏出兵,自己就有机会充实陇西人口了!</p>

这般想着,刘继隆走到了正堂门口,眺望那寒冷却无乌云的天空,眉头微皱。</p>

陈靖崇跟了上来,与刘继隆一同瞧着那蓝天道:“去年入冬,雪虽然少,但至少还有点雪。”</p>

“可是今年,莫说陇西没有雪,就连兰州也不曾降雪。”</p>

“明年……恐怕会比今年还要干旱……”</p>

他艰难说着,并在之后看向刘继隆道:</p>

“刺史,长安那边迟迟没有消息,我们手中就两千老卒和四千多新卒,现在有四千都在陇西,河州、临州、兰州仅两千。”</p>

“这么拖下去,恐怕不是办法。”</p>

“我知道。”刘继隆颔首道:“朝廷吃硬不吃软,如今拖着我们,无非就是想看我们能不能从容调四千甲兵驻守陇西。”</p>

“我们在陇西屯兵越久,得到的好处就越多,比的就是定力。”</p>

“可……”陈靖崇张了张嘴,欲言又止。</p>

刘继隆瞥了一眼他:“想说什么就说吧。”</p>

“我是担心论恐热带兵袭击河州,毕竟这厮去磨禅川后,便经常袭击廓、河、洮三州。”</p>

“如今我们刚刚结束一场大战不到四个月,河州那边只有两百老卒带着八百新卒,我担心马成应付不过来。”</p>

陈靖崇说出自己的担心,可不等他继续说下去,刘继隆便将其打断道:</p>

“马成从军时间不短了,况且这个季节不可能入寇。”</p>

“眼下距离陇西春种还有两个月,至少在春种之前,论恐热不会袭击河州。”</p>

“朝廷那边再怎么拖,也不至于拖到春种之后。”</p>

见刘继隆这么说,陈靖崇也只能将担心收进了肚子里。</p>

“噼里啪啦……”</p>

忽的,衙门外面响起了什么东西爆裂开的声音。</p>

“什么声音?”</p>

刘继隆侧目询问陈靖崇,却见陈靖崇释然笑道:“定是弟兄们在放爆竹。”</p>

“爆竹?陇西有竹子?”</p>

刘继隆倒是没想到陇西还有竹子,陈靖崇则是点头道:“前些日子塘兵找到了几亩竹林,砍伐带了回来。”</p>

闻言,刘继隆轻笑道:“走,我们也出去看看去。”</p>

说话间,他带着陈靖崇向外走去,不多时便见到了在衙门门口放爆竹的十几名兵卒。</p>

他们在衙门前放好火盆,将竹子搭在上面。</p>

随着火势炙烤,竹子便发出了“噼里啪啦”的爆竹声。</p>

“先取山西十二州,别分子将打衙头。”</p>

“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p>

“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征人尽汉歌……”</p>

他们将火盆与爆竹围在中间,各自抓着前方一人的肩头或革带,高兴唱着《大阵乐》,踏歌而行。</p>

“刺史!”</p>

“刺史来踏歌!”</p>

“来踏歌啊刺史!”</p>

眼见刘继隆到来,他们热情邀请着刘继隆。</p>

面对邀请,刘继隆却是笑着摇了摇头,拿起衙门前的鼓槌坐在台阶上,用两根鼓槌为他们打着拍子。</p>

见状,他们立马就继续踏起了歌,只是将曲子换成了《从军歌》。</p>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p>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p>

不多时,从田间返回的百姓都隔着老远眺望他们,脸上充满向往和羡慕。</p>

“都别看着了,过来一起!”</p>

“快来快来!”</p>

此时此刻,将士们朝百姓们发出邀请,一些胆大的百姓也加入其中。</p>

尽管他们不会说唐音,不知道《从军歌》,更不知道如何踏歌……可他们依旧笨手笨脚的学了起来。</p>

大伙抓着各自的革带与布带,亦或者将手搭在前人的肩头,喜笑颜开的踏歌唱跳了起来。</p>

随着时间推移,天色渐黑,火盆却摆的越来越多,而衙门前的踏歌队伍越来越大。</p>

数百人在街道上围着火盆,高声歌唱,手足踏歌。</p>

站在圈外,如刘继隆这般敲打拍子的人也多了起来。</p>

他们有的学刘继隆用木棍,有的用号角,还有的用小鼓,众人玩得不亦乐乎。</p>

近百年的奴役,河陇的百姓早就忘记汉人是如何守岁过年的了。</p>

他们只知道除夕对他们很重要,是他们能够休息玩耍的日子。</p>

哪怕没有酒没有肉,只是单纯的一群人凑在一起尽情歌舞,也精彩过他们前半生的所有时刻。</p>

刘继隆的脸庞被火光与人影照得忽明忽暗,可他嘴角的笑容却怎么都收不住。</p>

他脑中闪过了自己过去二十年的经历,从一开始的求活到苟延残喘,再到后来的参加起义、解决温饱,直至如今的衣食不缺,富贵在前。</p>

在富贵这条路上,他似乎已经走的差不多了。</p>

唯一能让他心里感到触动的,反而成了面前这简单的军民愉悦,共享太平。</p>

“靖崇……”</p>

刘继隆打着拍子,笑着唤了一声陈靖崇。</p>

陈靖崇朝他看来,只见他脸上满是笑容,遮掩不住。</p>

不顾旁人目光,刘继隆笑声爽朗:</p>

“有朝一日,我们也要让天下人如他们般,共享太平!”</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季先生的心头宝(1V1)

正新鸡排

糙汉的心肝儿黛妃1v1小说

烧了点开水

大肚涨奶挺着大肚子要生了笔趣阁

九月闲鱼歌

小三养成记(高干)

年年有肉

老公让我把B扒开他日

惜无纵我

小说《上门女婿》全文阅读

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