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文君嫩绿的冷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7章 平安村里的恋歌(笫16集),我们村里的爱情故事,爱吃文君嫩绿的冷哥,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平安村,染梅创办的果品加工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市场的天空中闪耀着愈发耀眼的光芒。工厂内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产乐章。各种果制品正紧张有序地生产着,从新鲜采摘的水果到精美的果脯、果汁,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工人们的心血和染梅的智慧。
染梅站在生产车间的过道上,眼神专注地看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她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心中满是对加工厂未来的憧憬。自从加工厂成立以来,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口碑,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上对他们果制品的需求如潮水般不断增长,人们争相购买,产品常常供不应求。
“张师傅,这批果脯的甜度要再精准把控一下,一定要保证每一包的口感都稳定。”染梅一边仔细检查着即将包装的果脯,一边对负责这道工序的张师傅说道。
“放心吧,染梅,我心里有数。咱这技术可是越来越成熟了,肯定不会让你失望。”张师傅自信满满地回应道。
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攀升,染梅敏锐地意识到,扩大生产规模已经迫在眉睫。经过深思熟虑和与团队的商讨,她毅然决定再上一条生产线。这不仅意味着更多的投入和风险,更需要大量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支持。于是,染梅将目光投向了专业的农业科技大学,希望能从那里聘请到优秀的毕业生,为加工厂注入新的活力。
很快,染梅的诚意和加工厂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农科大的众多学生。不久后,二十名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满怀热情地来到了平安村,加入了染梅的团队。这些大学生就像二十颗充满能量的种子,为加工厂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技术。
为首的是一位名叫李阳的小伙子,他在学校里成绩优异,对果品加工技术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带领着同学们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与工厂的老员工们相互交流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和改进。
“李阳,你看这个水果的发酵时间,按照你说的调整后,效果确实明显,口感更醇厚了。”一位老员工赞叹地对李阳说道。
“是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果然能发现很多新的突破点。咱们继续努力,争取把产品做到更好。”李阳兴奋地回应着,眼中闪烁着对工作的热情和专注。
在这些大学生骨干技术人员的助力下,新生产线顺利启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各种果制品的品质也更上一层楼。新产品一经推出,立刻在市场上引起了轰动,销路愈发畅通无阻。订单如雪花般纷纷飞来,加工厂的生产蒸蒸日上,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就在加工厂发展得如火如荼之时,染梅的婆婆突然病倒了。接到消息的那一刻,染梅心急如焚,她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匆匆赶回家中。看着病床上虚弱的婆婆,染梅心中满是担忧和自责。尽管平日里婆媳之间也曾有过一些小摩擦,但在这一刻,所有的不愉快都烟消云散。
“娘,您感觉怎么样?怎么突然就病了呢?”染梅轻声问道,眼中满是关切。
婆婆微微睁开眼睛,有气无力地说道:“染梅啊,我……我也不知道咋回事,突然就觉得浑身没劲儿。”
从那以后,染梅每天在加工厂和家之间来回奔波。在工厂里,她依旧有条不紊地安排着生产工作,确保各项事务顺利进行;回到家后,便全心全意地照顾婆婆。她细心地为婆婆熬药、做饭,陪婆婆聊天,鼓励她积极面对病情。
“娘,您多吃点这个,补充营养,身体才能好得快。这是我专门按照医生说的做的。”染梅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耐心地喂给婆婆吃。
婆婆看着染梅忙碌而又贴心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她想起自己曾经对染梅的种种挑剔和指责,心中满是愧疚。“染梅啊,以前是娘不对,总是挑你的刺儿。没想到你现在还对我这么好……”婆婆说着,眼中闪烁着泪花。
染梅轻轻握住婆婆的手,微笑着说:“娘,您别这么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您生病了,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过去的事,咱们就别再提了。”
在染梅的悉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情逐渐好转。她的身体一天天康复,精神也越来越好。婆婆看着染梅既要忙工厂的大事,又要照顾自己,心疼不已。病好之后,她便立刻行动起来,极力干着各种家务活儿,想要为染梅分担一些负担。
“染梅啊,你去忙工厂的事儿吧,家里有我呢。你看这地我拖得干净不?”婆婆一边拖地,一边笑着对染梅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