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岭南现状
90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8章 岭南现状,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90后,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几十艘货船在大海上航行了几日。
李承乾待在船舱内有些闷,特意出来散散心,站在船头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一股淡淡的咸味飘进鼻腔。
内心有着一种恐惧。
别说这种古代的木船,就算是后世的那些钢制船,看见这么深蓝色的大海也会有恐惧感。
此时纥干承基忽然指着一处山脊道:“太子殿下,这是到广州府地界了。”
顺着海岸走,只能靠岸边的景物来确定航线和位置。
李承乾望过去,确实是到了广州府地界了。
算算时间也该到了。
“陪孤去一趟广州府。”李承乾想了想,决定先在广州府停留一日。
公孙达送来的信中说魏征已经来广州府上任了,既然经过了总要去看看,怎么说也是自己的老师。
“喏。”纥干承基应声,然后去通知船队停靠广州府码头。
对于朝廷这一项决定,李承乾觉得挺明智。
再让党仁弘继续这样下去,岭南必成大患,在没有合适人选之前,魏征就是一个不错暂代广州府都督的人选。
而且大食国那边,也是需要去交涉。
大唐再强大,那也是需要外交的。
派党仁弘去,大食国要是泄愤杀了党仁弘,那么大唐出兵也是有了理由,主动权就会握在大唐这边。
如果大食国能够忍气吞声,那么让党仁弘去也可以试探如今的大食国实力如何。
毕竟史书上的大食国和亲眼看见的大食国肯定不一样。
大唐虽强,但也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货船慢慢靠向广州府码头。
闻言的魏征也是带着广州府官员去码头迎接,只是阵仗没有党仁弘搞得那么大。
李承乾经过新建码头的位置,深深的注视了一会儿。
对于公孙达办事,他还是放心的。
下船。
魏征见到李承乾便拱手道:“臣拜见太子殿下。”
后面十几个官员依葫芦画瓢给李承乾拱手。
“老师不必多礼。”李承乾快走两步来到魏征面前,轻轻扶起了对方。
看着魏征两鬓竟然生出了白发,李承乾感慨道:“老师在岭南这些日子辛苦了。”
闻言的魏征微微一笑。
“为朝廷办事,为百姓办事,臣不觉得辛苦。”
辛苦吗?
那是肯定的。
岭南局势复杂,要管着开荒的事,还要弄造船厂的事,而且还有训练海军的事,每一件都是重中之重的大事,他不敢怠慢。
刚来的时候,觉都睡不安稳,每日的就是想着如何把事做好。
如今初见成效了,魏征这些时日欣喜不少。
“太子殿下,循州开荒一直都进展挺顺利,不管是州府或是县衙都非常支持。如今他们应该在收割稻米,这趟太子殿下过去可以看看收成如何。”
这算是汇报,同时也是让李承乾过去看看,这样传回朝廷对他的名声有好处,也算是老师在教导学生。
对于魏征的好意,李承乾是欣然接受,拱手道:“老师之言,承乾记下了。”
魏征满意的颔首,扶起了李承乾。
“臣离开循州之前,开荒已经到达了千亩,可惜这些地还是需要养,恐怕今年收成不会是最佳的。”
李承乾听着魏征的许叔,微微颔首。
一年时间开荒了千亩地,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毕竟不借用现代的工具,能够达到这个数量已经是很吓人了。
主要还是朝廷政策让循州不再征收徭役,鼓励开荒的成果。
“老师之言,承乾到了循州自会查清楚。”李承乾颔首道:“今日来只是看看老师,不为公事,明日便要出发潮州了。”
经过魏征的点拨,李承乾觉得这十万人不能安放在循州。
一旦放在了循州,这开荒的地就不太好分了,有种僚族去摘桃子的感觉,当地的百姓肯定会有怨言。
既然如此,那么只能去潮州。
潮州是造船的基地,如今有几个大型的造船厂就在潮州。
发展经济不单单是农业,造船厂要是发展的好,潮州自然就经济腾飞,加之特区李承乾觉得到时候再个大唐最大的码头,到时候政策下放外贸免税之类的,特区有着外贸的加持,肯定能够过得更好。
“好好好。”魏征听见李承乾是来看自己的自然是高兴,不过也有事要寻求李承乾的意见,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他伸出手道:“太子殿下地方已经安置妥当了,先去歇息,稍后在聊。”
在船上摇摇晃晃几日,想必李承乾是累了。
感受过在船上几日时间的魏征,也知道那种感觉不太好受。
李承乾颔首,看了眼后面陆续进码头的船只,对身后吩咐道:“纥干承基,通知船只不需要进港了,就停留在海上,待会儿让人做好吃食,送去船上。”
不是他不心疼僚族的老弱妇孺,而是他们身上的穿着,实在不适合在人流聚集的码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