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9章 古代炮灰小农女32,快穿:从建国前开始,斯蕴,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冷文才用了三年的时间,就让治下的一大半的百姓脱贫,过上有饭吃,有衣穿的好日子。
在经过一番实地调研后,冷文才发现本地出产不少山货,与药材,却没有商人下来收购,县里的经济比较落后,对这些山货与药材需求量不大,从而导致百姓们守着宝山宝地却依旧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商不富。
想要致富,无疑商贸是最快的途径。
于是在悦然提出由官府出面收购百姓手里的山货与药材运去外地贩卖时,冷文才一下就心动了。
恰好从杏花村带来的子侄中,就有一位在县城商行做事的,这事可以交给他负责。
有在土匪窝收缴的赃银,启动资金也有了。
然后说干就干,官府下发收购山货与药材的文书,并派人下村教授百姓如何采摘与处理材料。
刚开始百姓对官府的信任还很缺乏,但见真的一手交货,一手给钱后,观望的百姓就开始坐不住了,纷纷带领家人行动起来。
于是没多久,百姓家的日子肉眼可见地好转起来,至少每家每户手上有几个活钱了。
第一趟走商特别顺利,直接运到经济比较富裕的府城售卖,一来一回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也是因为沿途都是官道,道路平坦。
饶是并没有出州府地界,除去各种成本,也大赚了一笔。
先前还不赞成的文县丞得了实惠后,马上拥护起这项举措,从此上下一心,积极响应县令老爷的政令。
渐渐的,县里的商户们见有利可图,便暗戳戳地也让人下乡收购与官府抢生意,可把文县丞给气坏了,喊着要给这些人一点教训。
冷文才却不以为意,官府出面本来就是抛砖引玉,有商人跟风也算正中他下怀,后来干脆不下乡收购,只在县城里设收购点,谨防商人压价损害百姓利益。
接着就改变了方向,重点放在兴修水利上。
这三年风调雨顺,百姓的收成足以温饱,但本地的水利设施几乎不存在。
冷文才便在农闲时,带着服徭役的百姓修建灌溉的水渠,在河道旁挖池塘湖泊储水,既可以泄洪,又可以发展渔业经济、灌溉农田。
于百姓们而言,虽没有工钱可拿,但有免费的吃食,且工作量也比先前轻松多了,还可以轮流回家休假,建成的池塘湖泊也会优先给这些人来承包。
故此,还有一些热心的百姓居然闻讯自发来服徭役。
这也算是一桩奇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