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一 穴高只怕八风摇 (一),大宋苏轼,凤岛,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眉山形胜之地,去成都西南约二百里处,境内岷江由北而南。“眉山揖于前,象耳镇于后,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民国眉山县志》)象耳山介于岷峨间,为江山秀气所聚,宋陆游至此,亦不禁感慨系之:“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读书城。”
象耳山,苏洵祖父苏皋葬于此地。苏皋原是田家世农,苏洵在《族谱后录下篇》中对这位爷爷饱含深情:“最好善,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与爱,与朋友笃与信,乡闾之人,无亲疏皆敬爱之……。”母亲去逝,按蜀人的风俗,苏皋欲为母亲择一处阴宅。于是他请来了当地有名的看地仙,看地仙和他一起往象耳山勘察。走过一片茶园,前面是一片橘子林,过了橘子林是苏皋家的苞谷地。刚出橘子林,苏皋扯了一把看地仙,掉头又退回。看地仙莫名其妙,遂问道:“何返?”苏皋抬起手,如探路状,朝前指了一指,看地仙顺手望去,见一村人在掰苞谷。苏皋说,“待他掰完,过也不迟。”看地仙不明就里。原来这苞谷地是苏皋家的,掰苞谷者乃其乡邻,
“其人在偷,尔反避之,何也?”
“同为乡邻,其穷也甚,余不能接济,几颗苞谷,不如任其掰去,以解燃眉。”
看地仙平时也多得苏皋照应,见其忠厚仁孝如此,感恩之心顿生。“苏兄天性如此,苏家富且贵矣!贵母穴地不必再找,我已为君备下,以感君待人之恩德。只是两块地,一富一贵,惟君择之。”
“我愿子孙读书。”苏皋不待迟疑,断然答道。
看地仙将苏皋领到彭山县象耳山。他指向一处寺院向苏皋道:
“苏兄,你可知此山为何物?”苏皋用他的鼻子嗅着桂花的花香,细听过往的草木风声,不想看地仙有此一问。“
“何物,不是象耳山么?”苏皋似乎不解地回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