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四 匪伊垂之带有余(五),大宋苏轼,凤岛,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大唐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安徽宣城见杜鹃花开,想起古蜀国望帝的春心所托之杜鹃鸟,事业没有归宿,此身没有寄托,遥望故国家乡,胸中怀冰抱雪,苦楚顺着血管爬进身体之树。每年的农历三月三,眉州的学子们都涌向点灯山,涌向绵州青莲,涌向李白读书台凭吊,祈祷诗仙庇佑自己登科及第。张易简每年也带着他的弟子们前来拜祭,见证道家的逍遥——诗和远方,寄托他们的梦和理想:“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扬雄,降有陈子昂、李白,皆五百年矣。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魏颢《李翰林集序》)

读书台位于山顶,放眼山下,平通河盘绕山间,油菜麦苗浅黄浅绿,一片片草吸饱了露水,起伏的鼾声大过月亮。据说当初的夜晚,李白“秉烛夜游”,周围数十里都能看见灯光。读书台周围的树冠和枝条都向中心的太白祠倾斜,太白祠有联云:“书可读于台上,字应化入库中。”

苏轼仰视高悬于壁上杜光庭的题诗:“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障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青莲居士,几时来?”苏轼从心里找出了一个崭新的疑问,“我在不同的路上想你/许多时候/我不知道我在哪里/命运颠覆/还有一个名字让我愿意握在手心/如一个符物/能够穿过一个山头的雾霭...”(余秀华),他恍然记起李白也有个道人老师——赵蕤赵云卿: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惟须饮,停竿也未迟。

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

那个夜晚月明星稀,曾结客少年场的李白,身着麻褐短衣,初来戴天山,向道人赵蕤求学《长短经》:

“汝果然是李客家的儿郎?”

“某是李白。”

“汝访某来,必有缘故。”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来求神仙指点。”

“出欲何往?”

“学一艺、成一业、取一官——”李白笑了,“谋一国,乃至平一天下,皆佳!”

“若是学了一艺,而不能成就一业,抑或成就一业,却不能掠取一官,抑或掠取一官,但不足以谋事一国,而谋事一国却搅得天下大乱,可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傅总别跪了,夫人直播闪婚了

疯麦

家族修仙:从仙猫谷到九大神域

启示

年代:窝在深山打猎,我把妻女宠上天!

东方燿

妖怪茶话会

云渺仙

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

昀瞳

顶罪五年出狱,断亲后我马甲满级逼疯全家

叶灵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