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书院考核(二)
玉米扒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2章 书院考核(二),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玉米扒舞,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把答案抄写在空白的纸张上面,确定没有错漏之后。
这才开始,誊抄的答卷之上。
“依《大律·户律·钱债》之规定,凡负债不还者,债主不得擅夺人子女以抵债。
盖因子女乃父母之骨肉,非财物可比,岂能以之抵债?
且《大律·刑律·贼盗》有云:“强夺人子女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乙强夺甲之子丙,已犯律条,当依律惩处。
再查《大律·户律·婚姻》之规定,子女之身,非父母所能擅卖,更非债主所能强夺。
乙虽因甲负债而心生不满,然其行为已逾越律法之界限,实属不法。
甲虽贫,然其子丙之身,非乙所能夺。乙当归还丙于甲,并依律受杖刑流放。
故此案当判乙归还丙于甲,并依律杖一百,流三千里。
甲虽负债,然其子丙之身,非乙所能夺,乙之行为已犯律条,当受严惩。
如此判决,既合律法,又显天理人情,庶几无愧于古人立法之初心也。”
终于解决了一道大题,张时安转了转有些酸痛的脖子。
抬首往远处焚烧的鼎炉看去,看着燃烧的香烛,已经过半。
知道时间不等人,再次低头,翻开下一张答卷。
顺便把写好的答卷放到旁边的镇纸,给他镇压的平平整整。
就当他再次投入到新的考题当中,只见一股大风,很快席卷而来。
整个广场之上,悉悉索索,变成哗啦哗啦纸张飞扬的声音。
张时安反应过来,看着,旁边只有轻微吹动的纸张,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刚才眼神胡乱瞥过的瞬间,看到好几张纸张在空中飞扬的身影。
夹杂着几声猝不及防的喊叫,这种情况之下真的只能够认栽。
也就是说,有一个良好的习惯真的很重要。
瞧瞧,这可不是人家致远书院故意为难他们,有时候天灾比人祸,还要来的更突然一些。
这一个小插曲,不出意外,又淘汰了一些运气不太好的人。
对于他人来说可能是噩耗,但对于他们这群竞争者来说,那简直就是太棒了。
接下来的张时安更加小心谨慎,终于来到了诗赋题。
“以“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为韵,赋得五言排律一首。”
这道题倒是不难。
也就是,歌颂菊花的诗句,果然不愧是古代。
菊花和梅花一样都是被世人推崇的存在。
梅花,菊花,竹叶,兰花,在古代,都是被誉为君子,以及风骨傲气,的美好比喻。
所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以及古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是经典中的经典。
他自认为做不出那样惊世绝伦的诗句,但是,此刻的他,灵感正是浓厚的时候,大脑风暴正在急速运转。
“
疏篱曲径隐幽芳,影入秋光映晚凉。
横笛声中霜叶落,斜阳影里雁行忙。
暗随流水寻幽梦,香逐清风绕画堂。
浮世繁华皆过眼,动人心处是孤芳。”
这一首诗,就连他写的,再次读出来,都忍不住为他的小心思拍案叫绝。
果然他作诗的水平真是越来越厉害了,就这横竖读起来,都别有一番心思。
既以菊花之影为题,借“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之韵,描绘了秋日菊花的幽雅与孤高。
诗中“疏篱曲径”点出菊花生长之环境,幽静而深远;“影入秋光”则进一步以光影交错,烘托出菊花的清冷之美。
后联通过“横笛声”、“斜阳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而诗意的氛围,暗喻菊花的孤傲与坚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