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二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章 搞不懂,实在搞不懂。,大奸臣当道,郝二牙,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往日皆是下官操之过急,搅扰了阁老清修,真是罪过啊罪过啊。”
他毫无形象的大呼小叫,令跟随而来的庞保只想捂脸。
作为常年驻守在苏丘城内的税吏,他自觉自己已经是个十足的小人,不是小人的话,也不会在干爹倒台后,还能安稳坐在苏丘织造使的位置上。
可他这般没脸没皮的人,在见到眼前这位御史大人后,觉得自己也可以是圣人。
这位四府巡按明明读的书比他多,懂的道理也比他多,可办的事那叫一个不地道啊。
为了那个连名字都记不住的董家小姐,先是抓了徐家上下五十多口人,甚至还要抓致仕的徐阁老,然后被京城闻讯的大理寺卿告了一状。
陛下下旨申斥了他一番后,这家伙掉头又去抓了董家的人,说他们诬告,一下子又是五十多口子进去。
吴县县衙大牢成了他来回换人的集散地。
结果本就身体不好的董家的长子和长孙皆病死在牢中。
然后他又被董家那位老侍郎告了一状。
然后,陛下的旨意又下来将他申斥一番,可奇怪的是连续两次申斥都没罢他的官,却将那个脾气又臭又硬的吴县知县吴为给罢了官,理由是管理监狱不利。
没了干爹照付的他,现在对朝廷的谜之操作,完全看不懂,不过有一点,庞保是懂得,那就是眼前这个巡按御史背后是有人的,而且这个人手眼通天。
现在刘应似乎又得到了哪位手眼通天的人物新的指示,要邀请徐阁老出城去太湖钓鱼,还硬拉着他作陪。
“搞不懂,实在搞不懂。”
刘应才不管旁边这个被他拉来凑数的胖太监懂不懂的,现在他真切感受到朝里有人罩着是什么感觉。
徐董两家被他弄死了十几人,被两边的人告上了金銮殿,可得来只是两句轻飘飘的‘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可一味地用强。’
这算什么申斥?
这变相鼓励啊。
刘应胆子顿时变得更大,现在分别在苏丘和湖州两地,已经抄了徐董两家四五座别院山庄,连带着将还在任官的徐董两家人统统告了一遍。
据说,陛下见到巨额账款,十分震怒,想起了为大婚省吃俭用还没攒下十万银,最后靠着唐辰的谋划才过了十万银,结果还没这两家的零头多,一气之下罢了徐董两家人的所有官职。
听朝中的人传信说,徐家的两个儿子正在回苏丘的路上,这让他一颗本来就不安分的心,又蠢蠢欲动起来。
不过正在这时,一直跟倭寇硬拼的唐辰忽然传信过来,让他安排一场老年钓鱼活动。
对方虽然没有点明,但话里话外表示太湖的鱼饿了。
作为湖边长大的农家子,刘应觉得人一定要爱护动物,尤其湖里边的鱼,一定要定期喂养,这样才能将鱼养的膘肥体壮。
于是,他决定邀请徐阁老去太湖钓鱼,只是如今看来徐阁老对钓鱼不太感兴趣,竟然大门紧闭,对他不理不睬。
刘应焦躁地左右踱步,朝中的信,唐辰的话无不暗示他,有人想看鱼吃人了。
机会就在眼前,可他却被挡在了门外,这怎能不令他抓耳挠腮。
正当他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忽听一阵悠扬的钟声自寒山寺外传来,不多时传遍整个姑苏城。
钟声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他的大脑,令他灵光一现:
“徐阁老,下官听闻阁老近日多修佛法,便多方打听,听闻太湖中的大乐山上的宝印寺,存放着一部桃花先生亲手抄写的金刚经,下官不才邀请阁老一同观之。”
声音传进阁老府中,久久没有回应。
就在刘应以为此事只能再想他途时,紧闭的府门忽地吱呀一声,缓缓开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