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狂人末路与暗潮
红龙水晶00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章 狂人末路与暗潮,冰刃初锋:00后刑警破局,红龙水晶002,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穆天龙的自杀来得毫无征兆。冰雯文盯着监控录像,只见他用衬衫撕成的布条吊死在看守所卫生间,脚边散落着撕碎的《红楼梦》——这个曾在审讯室叫嚣“要养会吃人的蝴蝶”的狂人,最终像书中破碎的大观园般,陨落在冰冷的瓷砖上。陈默指着尸检报告:“胃里有过量抗抑郁药,可他入狱前心理评估明明正常......”
罗铮将一叠文件摔在桌上:“他的狱友是冰氏集团安插的棋手,那本《红楼梦》里藏着微型注射器。”她调出监狱外的交通监控,某辆殡仪馆灵车曾在停尸房后门多停留了17分钟,“他们要确保这个知道‘蝴蝶基因’秘密的疯子,永远开不了口。”
三个月后,当冰雯文以为基因犯罪的余波渐息时,本省三线城市“青禾市”突然爆发网络诈骗潮。受害者们举着横幅聚集在公安厅门口,横幅上的字触目惊心:“他们说能修复基因缺陷,骗走了我女儿的救命钱!”林夏调出诈骗团伙的服务器地址,Ip定位直指青禾市某栋废弃化肥厂——厂牌上的“禾”字,竟与冰氏集团logo的麦穗图案高度相似。
“基因修复”“完美后代”“定制婴儿”......诈骗话术里充斥着冰氏集团当年的实验术语。冰雯文假扮成求子心切的母亲潜入暗网聊天室,屏幕另一端的“基因咨询师”发来段视频:培养箱里漂浮着泛着蓝光的胚胎,背景音是沈砚秋的旧录音:“我们能剔除所有缺陷,让你的孩子赢在受精卵阶段。”
“这是用25号的再生细胞伪造的画面。”陈默指着胚胎的荧光基因,那抹蓝光与周明远试管里的液体如出一辙。技术科追踪到,诈骗团伙的核心成员曾参与过冰氏集团的“短裙计划”数据清洗,他们甚至用克隆女孩的舞蹈录像制作洗脑广告。
青禾市抓捕行动中,冰雯文在化肥厂地下室发现十二台老旧服务器,硬盘里存着十万份“基因优化订单”——最小的客户年仅十四岁,想“编辑基因考上重点大学”。当她掀开操作台时,赫然看见穆天龙的昆虫标本被供在角落,甲虫翅膀上用金粉写着:“完美即服从”。而在标本旁,还摆着半本被焚烧过的《红楼梦》,残页上“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字迹依稀可辨。
“他们利用人们对‘不完美’的恐惧赚钱。”罗铮举起从骗子手中缴获的“基因检测盒”,里面装的不过是面粉和荧光剂,“但比诈骗更可怕的是,冰氏集团的‘完美病毒’,还在某些人脑子里活着。”
审讯室里,主犯“蝴蝶先生”戴着印有蝴蝶图案的口罩:“你们以为判了几个官员就赢了?只要有人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不够漂亮......我们就永远有生意。”冰雯文猛地扯下他的口罩,对方左脸狰狞的烧伤疤痕下,隐约可见蝴蝶形纹身——那是被25号基因病毒感染过的痕迹。
深夜的省厅大楼,冰雯文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想起青禾市受害者里那个十四岁女孩的话:“我只是不想让妈妈失望。”她摸出25号的银哨子吹了声,远处的霓虹灯下,某个男孩正在给流浪猫包扎伤口,某个女孩在日记本上写“我接纳自己的内向”——这些不完美的、真实的瞬间,才是对“完美暴政”最温柔的反击。
手机震动,林夏发来消息:“蝴蝶先生”的dNA显示,他曾是冰氏集团“瑕疵品处理员”。冰雯文合上案卷,忽然明白穆天龙为何选择《红楼梦》作为陪葬——这个沉迷“完美昆虫”的狂人,或许在书页间读懂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隐喻,却终究没学会书中“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悲悯:生命的可贵,恰在于各自不同的破碎与完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