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前秦越历王:苻生
C龙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7章 前秦越历王:苻生,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C龙山,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苻生:前秦的争议帝王
在五胡十六国那段风云激荡、政权更迭如走马灯般的岁月里,前秦政权曾短暂地闪耀光芒,而苻生,作为前秦的第二位国君,以一种极为特殊的方式,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却又充满争议的一笔。他的一生,从幼年的坎坷,到登基后的风云变幻,最终以悲剧收场,其间种种,皆为后世所津津乐道,又不断引发着人们的思考与探究。
坎坷童年,埋下隐患
公元335年,苻生降生于魏郡邺城的前秦苻氏家族,他是前秦开国皇帝苻健与明德皇后的儿子 。然而,命运似乎在他降临之初,就给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苻生自幼便失去了一只眼睛 。在那个重视外貌与体魄的时代,独眼的缺陷让苻生在童年时期饱受欺凌与歧视 。
祖父苻洪对这个孙子也并无多少喜爱之情,甚至常常拿他的残疾来戏弄 。有一次,苻洪故意问侍者:“我听说瞎子一只眼会流泪,是真的吗?”侍者回答说是 。年幼的苻生听后,心中涌起无尽的愤怒与屈辱,他竟拿起佩刀刺向自己的脸,鲜血流淌而下,他冷冷地说:“这难道不是眼泪么?”这一举动,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也让苻洪大为光火,他愤怒地要用鞭子抽打苻生 。苻生却毫不畏惧,倔强地说道:“我连刀刺都不怕,还会怕鞭打吗!”苻洪见状,更加生气,威胁道:“你再这样,我就把你贬作奴隶 。”苻生却毫不示弱地回应:“难道要像石勒那样吗?”这句话让苻洪感到害怕,他光着脚跑过去捂住苻生的嘴,并对苻健说:“这孩子太残暴了,不如早点除掉他,否则日后必成祸害 。”幸好叔父苻雄劝阻道:“小孩子长大后自然会变好,何必如此呢 。”苻生这才逃过一劫 。
这段充满屈辱与挣扎的童年经历,无疑在苻生的心中埋下了仇恨与暴虐的种子 。他在孤独与歧视中成长,内心的创伤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他扭曲的性格 。但同时,也正是这些苦难,让苻生变得异常坚强与勇猛 。他努力习武,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本领 。长大后的苻生,身形矫健,力大无穷,能徒手与猛兽格斗,奔跑速度甚至超过了马匹 。无论是击刺还是骑射,他的武艺在当时都堪称一绝 。
意外立储,登上皇位
公元351年,苻健自称天王、大单于,建立前秦政权,苻生被封为淮南公 。两年后,苻健称帝,苻生进爵为淮南王 。在这期间,苻生的军事才能逐渐崭露头角 。东晋永和十年(354年),东晋名将桓温率军北伐前秦 。这场战争中,苻生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前后斩将夺旗十余次,斩杀东晋名将应诞、刘泓等,令晋军伤亡惨重,成功挫败了桓温的进攻 。苻生的英勇表现,让他在军中威望大增 。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来得如此突然 。同年,前秦太子苻苌在桓温入关时,不幸中流矢而死,太子之位空缺 。按照常理,苻生作为三子,原本并无机会继承皇位 。强太后偏爱小儿子晋王苻柳,便推荐他为太子 。但苻健却因谶文中有“三羊五眼”的说法,联想到独眼的苻生,竟认为他是天命所归,于是力排众议,册立苻生为太子 。
公元355年,苻健病重,卧床不起 。平昌王苻菁以为苻健已死,便趁机作乱,率兵攻打东宫,企图杀死太子苻生,自立为帝 。此时的苻生正在西宫服侍病重的父亲,侥幸逃过一劫 。苻健得知叛乱后,强撑病体,亲自指挥军队平乱 。叛军看到苻健还活着,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扔下兵器溃逃,苻菁很快被逮捕并处死 。
经此一乱,苻健病情加剧 。临终前,他诏命太师鱼遵、丞相雷弱儿、太傅毛贵、司空王堕、尚书令梁楞、左仆射梁安、右仆射段纯、吏部尚书辛牢为顾命大臣,辅佐苻生 。同时,他又私下对苻生叮嘱道:“六夷酋帅及掌权的大臣,如果有不遵从你的命令,那就慢慢除去他们 。”这道遗命,看似是为了巩固苻生的统治,却也为日后的血腥杀戮埋下了祸根 。
不久后,苻健病逝,苻生即位为前秦第二位国君,改元寿光 。这位在坎坷中成长起来的新帝,终于站在了权力的巅峰,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场更为惊心动魄的风暴 。
血腥统治,内外交困
苻生即位之初,便展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行事风格 。群臣上奏,认为新帝继位不跨年就改年号,不合礼法 。苻生勃然大怒,立刻追查是谁带头上奏,得知是右仆射段纯后,毫不犹豫地将其诛杀 。段纯就这样成为了第一个死于苻生之手的顾命大臣 ,也拉开了苻生血腥统治的序幕 。
同年七月,苻生尊母亲强氏为皇太后,立妃子梁氏为皇后 。随后,他开始大力培植亲信,将自己当太子时期的宠臣赵韶、董荣、赵诲等人迅速提拔 。赵韶被任命为右仆射,董荣为尚书令,赵诲为中护军 。这些人善于阿谀奉承,他们的得势,使得朝廷风气日益败坏 。
仅仅两个月后,中书令王鱼以星象有变进言,认为客星干扰主星,国家将有灾祸,劝谏苻生修养德行 。苻生却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为了消灾避祸,他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他先是诛杀了皇后梁氏,随后又下令拘捕太傅毛贵、尚书令梁楞、左仆射梁安,未经审问,便将他们全部斩首 。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大臣们人人自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