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西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上下其手二,红楼之皇权枯骨,流浪的西北,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等到讲完,王宁远这才拿过炕桌上的书。
德哥儿也不逗韩彬家的闺女了,趴在父亲的肩膀上一起看。
‘这是案卷,从哪来的?’
伸手拍拍儿子的脑袋,‘就知道瞎玩,这些书在书铺里就能买到!’
好像知道王宁远来了为了什么,韩彬转身从身后的柜子上拿过一叠纸放到桌上。
放下书,王宁远拿起资料,嘴里问着令泰药铺的事。
等令泰说完,王宁远这才指指资料说道,‘就这位吧!’
‘宛平人,家世干净,想求仕途也不容易。’
王宁远看了一眼令泰,‘有话?’
令泰点点头,看看韩彬这才说道。
‘二叔,邹县老家,父亲门下就有不少能当先生的,咱们怎么还在这找!’
王宁远看了韩彬一眼,韩彬揽着闺女这才解释道。
‘学问自然是要兼容并蓄,观东家选择,这位先生不光是给家里子弟准备的。’
‘就是大少爷和二少爷跟着也能有所得!’
韩彬看了一眼王宁远,看到王宁远没有开口的打算,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堂树公在世时忙于公务,对于家里子弟教育松懈。’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所说的家中弟子,自然是在家里产业里做工的人家。
封建社会到底不一样,很多都是几辈子跟着王家生活。
人多了,花销,工位,出路自然要考虑到。
不进,只能舍弃,问题也就在这里,几辈人真的能说扔就扔了。
堂树公独自撑起一个家,又要在波谲云诡的官场中厮杀其中辛苦想想便知。
教学童,也只能找些秀才,举人?王宁远自认没有这个能力。
这位谭松岁数到了,眼界也够,是个不错的人选!
韩彬这才介绍起和谭松谈话时的感受。
拍拍儿子,‘去把我书房里的包拿过来!’
打开包,拿出资料,分给韩彬,令泰,德哥儿。
都是些文选司人员资料的截取。
这些人身后都是盘根错节,搞不清楚很容易在文书,题本上出问题。
在刀笔吏身上翻车的官员大有人在。
令泰看的云里雾里,德哥儿只对那些当了十多年主事的人感兴趣。
韩彬已经拿出小扎子开始登记了。
哪里都有群体,幕僚当然有幕僚的群体。
这就不得不说堂树公留下的遗产了。
韩彬跟着堂树公的老幕僚三年间不停的在京城,兖州府来来回回,自然不是白跑的。
‘东家,冬至前您只能蛰伏着了。’
果然也就几天的工夫,李纨,王熙凤,贾兰就登门了。
只是她们到时,张穗正一身先生的打扮在西跨院最后一排的学堂里教课呢。
贾兰跟着顺子到了课堂外,就羡慕的不得了。
院里石锁,兵器,还有不知什么游戏画在地上的线都吸引着他的目光。
贾家还是靠军功起家,可现在家里却没人再习武。
贾兰踮起脚尖往课堂里看,一眼看去不是冲天辫,就是阿福头。
一个个都认真的听着张穗讲课。
‘顺伯,黑乎乎的那是什么?’
王顺索性抱起贾兰,小声的解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