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西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章 过年四,红楼之皇权枯骨,流浪的西北,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听到王宁远这么说,张穗这才抿住自己漂亮的嘴唇。
到底是老夫老妻,就这么一个动作就证明王宁远说中了。
‘放心我会给大哥去信,可以接受他们加入教学。
只是有心仕途的不许他们蛊惑。
有愿意来咱们府上任教的咱们也接受,来者不拒。’
张穗高兴了,赶紧问道,‘是不是我的那些想法有可能实现了!’
王宁远点点头,‘只要能留住他们,夫人自然也会有一番作为。’
听到父亲的话,德哥儿眼里难免露出一丝担忧。
封建时代儒家学术权威哪是那么好挑战的。
为了母亲,父亲接下来的路必将更加艰难。
王宁远对着儿子轻轻摇摇头,一把拉过儿子在他的肩头拍拍。
‘还有,你给大嫂写封信,水坝的事不要着急,等春耕后有空闲在动工。’
张穗这才从高兴中回过神,‘怎么你有安排?’
王宁远点点头,‘不光墨家,连朝廷都在想法子从大户手里把藏银扣出来。
有水泥这杀器就看户部和工部如何去运作。’
德哥儿听的一头雾水,张穗却能想到一二。
换了衣服,王宁远这才领着德哥儿进了福伯的小院。
南屋里正聊的热闹呢,看到王宁远爷俩进来,屋里立马安静下来。
二老爷,老爷的招呼声立马响起。
‘这才多久没见,大家都坐。’
三杯酒下肚,交代王顺这两天带着大家去采购一番,王宁远爷俩就果断离开。
虽然聊的热闹,可王宁远在这大家还是放不开。
‘我看三少爷个头高了不少,也更加沉稳。’
‘那可不嘛,跟在二老爷身边能不长进。’
‘回去在抽一顿我家那小子,不长进怎么入三少爷的眼。
一天天不要束修的学堂里还调皮捣蛋。’
朴实的汉子就是这样从孩子聊到收成,再说起家里的婆娘。
嘴里都是埋怨,什么瞧瞧哪块布料,那皮子的是一般人能买的。
最后一喝多一个个也放开了,家里的几位主人也得议论两句。
脸上的笑容不减,二老爷重回朝堂,王家二十年内只有安稳。
大树底下还乘凉,这就是最朴实的道理。
只要再多造福乡里,五十年内王家必将成大族。
更别说三代里二少爷眼也是蟾宫折桂有望。
家里一片红火,忙着打扫,忙着采买,忙着送礼。
王宁远这里总算也能如臂使指,把文选司工作梳理清楚。
朝堂自然吵吵嚷嚷,可其它衙门已经到了半放羊的状态。
王宁远和赵南星默契的将将司的评判提拔标准更加细致化,考察面也放大。
对于本就底子厚的县府官员的考评更加苛刻。
对于京官的双月评,在他们直属领导的评语下还要复上都查院和六科的调查评语。
既然大家都等着明春暴风雨的到来,话语权必须握在吏部手里。
参加了一个无聊的午朝,王宁远也没了回吏部办公的心思。
溜达着往府里走去,不得不说商家的精明。
自从唐代发明烟花以来,各式烟花爆竹就层出不穷。
街边卖爆竹的小店里也是人头涌动。
顺天府的衙役抱着膀子,小心的守护着安全。
到底不一样,多数都是木质建筑,万一有个不妥,这个年谁也别想好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