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西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2章 打破平衡二,红楼之皇权枯骨,流浪的西北,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皇子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这一点已经难能可贵。
历代帝王并不畏惧那些功高盖主,毕竟他们最大的受益者是帝王。
识人之明在,功绩在握。
一将功臣万骨枯,能功高盖主自然身后有无数集团支持。
名望财富帝王可以给,只是帝王的意志必须准确的传达。
稍有差池,功臣也会成为无数人的靶子。
清雍正时的年羹尧就是一个典型。
年羹尧有两个身份,其一就是雍正的奴才,也就是年羹尧的一切都是雍正的。
年羹尧有功劳,雍正脸上自然有光。
另外一个身份就是进士。
年羹尧可是实打实的进士,文官出身。
慧眼识珠的却是康熙,年羹尧更是在康熙朝成为一方重臣,陕甘总督。
雍正继位后,将一直和他作对的九皇子流放到青海。
雍正称呼自己九弟为猪狗一样的东西就可知他是想让九皇子死在青海。
作为雍正的奴才,又高居陕甘总督,这不是举手之劳的是嘛!
能位居人臣的哪个又不是将当权者心思琢磨透的人精。
年羹尧毕竟是读圣贤书的进士,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康熙是年羹尧的恩主,同为康熙之子,若是出手加害实在有违儒家礼法。
只这一条,年羹尧就有取死之道。
皇帝的意志不能准确的执行,更是手握重兵的儒将,年家的倾覆必不可免。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那些逾越之举怎么可能是年羹尧所为。
只能反应一点,皇帝讨厌的,臣下就得更讨厌,还得加倍。
为臣难处也在此,随着雍庆帝对于朝堂的掌控越来越严密,王宁远行事也需多考量。
‘王子腾巡边上的弹劾和申请调动的折子不少,陛下批复后的折子,殿下可曾细观?’
大皇子点点头,‘通政使司留下的副本,我已经寻机会仔细的看过。
王子腾弹劾折子共有八十二份,父皇批红允准的有五十七份。
调动折子共有五十份,批红允准的只有十份。’
大皇子已经摸住脉络,立马开口说道。
‘长安节度使和平安节度使及其部下被御史弹劾的折子共有一百一十八份。
却没有出现在王子腾的弹劾折子中。’
大皇子眼睛一亮,‘他们都是王子腾的部将?’
看到王宁远摇头,大皇子眉头一拧。
‘先生!’
王宁远摆摆手,示意沈奎牵马过来。
穿上蓑衣,上了马,出了南城直接往丰台慢跑。
直到四处无人,王宁远这才一拉缰绳让马儿慢行。
‘王子腾借着巡边完成陛下的安排之余,也借机摸清荣国公贾代善给荣国府留下的后手。
我怀疑有些是连贾政都接触不到的军将。’
大皇子一愣,嘟囔了一句,‘难怪父皇会突然抬举贾政。
先生,如今贾政不是荣国府的掌权者嘛,他都接触不到。
兄弟阋墙,受损失最大的不还是荣国府?’
虽然带着斗笠,可雨点打在脸上的感觉实在让人不舒服。
王宁远的心情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瞪了一眼大皇子,怎么也想不到他会说出如此蠢的话。
‘都说是后手了,兄弟阋墙肉最后也是烂在自己锅里。
都是亲生骨肉,父亲能如何取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