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第一乐章
夜来枫雨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六章 第一乐章,系统任务太阴间,校花求我骚扰她!,夜来枫雨声,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经过一番“友好而坦诚”的交流,以及对活动细节的刻意模糊处理,几位核心大爷基本被秦朗“忽悠”瘸了,答应“考虑考虑”,并表示可以联系一些同样“有情怀、有时间、看不惯官僚作风”的老伙计们。
搞定了“传统元素”,秦朗立刻马不停蹄地去执行计划的另一半:寻找“叛逆元素”。
他联系上了那个在网上找到的、以挑战权威和公共空间艺术闻名的柏林艺术家团体:“自由空气”。
与面对大爷们的策略不同,秦朗对这群年轻(或心态年轻)的艺术家们,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说辞。
他将腾飞集团塑造成一个“试图打破常规、用东方哲学挑战西方工业刻板印象”的“异类”,目前正遭受“保守势力和规则暴力”的联合绞杀。
“我们想搞一个大新闻!”秦朗对着“自由空气”的领头人,一个留着莫西干头、穿着破洞牛仔裤、名叫“闪电”的年轻人说道,语气充满了煽动性,
“我们要在G国的心脏,搞一场前所未有的‘艺术反击战’!
用你们最擅长的方式:
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现场表演,去解构那些僵化的规则,嘲讽那些道貌岸然的权威!”
他描绘了一个极其诱人的蓝图:
一场在公共空间举办的、融合了工业废料、东方神秘主义、现场音乐和波普风格的“大型沉浸式批判现实主义艺术项目”。
“腾飞集团将提供全部‘创作经费’,”秦朗抛出杀手锏,
“并且,我们会利用我们的国际媒体资源,确保这次活动获得最大的曝光度!
想象一下,‘自由空气’的名字,将和‘挑战主义’、‘艺术大碰撞’这些标签一起,传遍全世界!”
“闪电”和他的伙伴们显然被秦朗描绘的“宏伟蓝图”和“反叛精神”(以及“创作经费”)打动了。
他们本来就是一群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儿,这种既能表达观点、又能搞个大新闻、还有人买单的好事,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听起来......有点意思。”
“闪电”摸着下巴的金属钉,
“工业废料?行为艺术?
挑战权威?我们喜欢!不过,具体怎么搞,得我们说了算!”
“没问题!艺术创作交给你们!我只负责提供‘素材’(指那些被指控违规的产品和材料)和.......一些‘特别嘉宾’(指巴伐利亚大爷们)。”秦朗笑得像只狡猾的狐狸。
就这样,两拨画风迥异、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G国人:一群穿着皮裤、较真儿传统的大爷,和一群穿着破洞、崇尚自由的艺术家,被秦朗用不同的“剧本”和系统积分,成功地“缝合”到了一起,成为了他“G意志狂想曲”计划中的秘密武器。
然而,秦朗的这些秘密行动,自然瞒不过一直留意着他的林语嫣。
当林瑶通过陈天天的汇报,以及看到秦朗带回来的印有“自由空气”涂鸦Logo的宣传单时,她立刻找到了秦朗,脸上写满了担忧和反对。
“秦朗!你真的把那些老先生和...那些艺术家搅和到一起了?”林瑶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
“你知道这有多危险吗?艺术家们追求的是轰动效应,他们可能会做出完全无法预测的事情!
而那些老先生,如果知道你的真实目的不是‘保护传统’而是利用他们当‘道具’,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她加重了语气,
“你把活动地点选在百林墙遗址公园附近?那是多么敏感的地方!
一旦失控,就不是罚款和禁售的问题了,可能会上升到政治层面!”
“冷静点。”秦朗试图安抚她,
“我知道有风险,但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了!时间只剩下不到两天!”
他再次(半真半假地)解释了他的计划,
利用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将腾飞的“违规”巧妙地包装成一场合法的、具有批判精神的行为艺术表演,
精准地踩在“艺术豁免”条款的边缘。同时,那些看似“无厘头”的大爷们的参与,
会增加活动的荒诞感和迷惑性,让外界更难判断腾飞的真实意图。
而关于施密特的“黑料”,将在最关键的时刻,“不经意”地释放出去,转移视线,制造“受害者反击”的叙事。
“相信我”秦朗看着她的眼睛,语气异常诚恳,
“我会控制好节奏。艺术家那边,我已经暗示了‘底线’(主要是不能真的造成物理破坏或人身伤害)。
大爷们那边,我会用‘文化交流’和‘对抗官僚’的名义稳住他们。
至于地点...正因为敏感,才更能吸引关注,不是吗?”
她看着秦朗眼中那股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绝,又想到慕晚晴的最后通牒和公司岌岌可危的处境,内心的天平再次剧烈摇摆。
她知道秦朗在玩火,在走钢丝。
但她也知道,常规的路径已经堵死。
最终,她疲惫地叹了口气,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夹里抽出一份文件,递给秦朗。
“这是我根据G国集会法、公共场所管理条例以及你提到的那个‘艺术豁免’条款,整理出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可能的风险点。”她的声音很低,带着一种无奈的妥协,
“如果你非要这么做,至少...把这些看清楚,尽量规避掉一些最愚蠢、最致命的错误。”
秦朗接过文件,看着上面用红笔标注的密密麻麻的条款和注释,心中一暖。
她没有再说反对的话,而是默默地开始利用自己的知识,为这场疯狂的赌博,构建一道尽可能坚固的“防火墙”。
她,终究还是选择站在了他这一边,成为了这场狂想曲中,最不可或缺,也最令人心疼的“被动同谋”。
秘密武器集结完毕。
同谋者就位。
只待百林的风,将这场注定惊世骇俗的狂想曲,吹向高潮。
第三天,最后期限日的上午。
百林墙遗址公园东侧画廊附近,一片平日里供市民休憩、游客拍照留念的开放式草坪广场,突然变得异常“热闹”。
没有官方的预告,没有主流媒体的邀请,但通过“自由空气”艺术家团体在社交媒体上的“内部消息”扩散,
以及一些专门追踪百林地下文化和奇闻异事的博主的闻风而动,一场名为“腾飞集团:
艺术、规则与可持续性的未来反思”的“特别活动”,在一种半公开半地下的状态下,骤然拉开了帷幕。
现场的布置,只能用“混乱”、“拼贴”、“后工业废土风”与“巴伐利亚乡村俱乐部误入朋克派对”的诡异结合来形容。
广场中央,用脚手架和防水布临时搭建了一个简陋的舞台。
舞台背景板上,用喷漆歪歪扭扭地写着活动名称,旁边还画着一个既像太极图又像电路板,中间还插着一根香肠的奇怪Logo。
舞台下方和周围的草坪上,散乱地摆放着各种“艺术装置”:
这些,正是之前在博览会上被指控“违规”的腾飞产品部件和材料,经过“自由空气”艺术家们的“二次创作”,变成了各种奇形怪状、令人费解的雕塑:
那个被指控“可回收性不足”的复合材料外壳,被切割、扭曲、喷上了荧光涂料,组成了一个看似痛苦挣扎的人形,标签写着:
“规则之缚”。
被质疑“来源不明”的塑料零件和电线,被编织缠绕在一个废弃的自行车骨架上,通上微弱的电流,发出滋滋声和断续的闪光,名为:
“工业神经元”。
最引人注目的,是用那些“开光扳手”和被拆解的传感器、电机等金属部件,焊接成的一个巨大的、扭曲的、布满尖刺的...“王座”?
它被放置在舞台一侧,散发着一种冰冷而荒谬的气息,标签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