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1集:《太空能源商业开发》,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竹晴园,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章:星尘下的渴望

“嗡——”

巨大的电磁弹射轨道在月球背面的“氦-3矿场”基地边缘发出低沉的轰鸣,一道明亮的白色光柱划破永恒的黑暗,将一节满载着银白色金属锭的货运舱送入深邃的太空。那不是普通的金属,而是每克价值远超黄金的氦-3,是人类寄予厚望的“未来能源”。

李昂站在控制中心的观察窗前,看着那道光柱消失在星幕中,眼底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是“星燧能源”公司驻月球基地的负责人,这家公司是目前太阳系内太空能源商业开发领域的佼佼者之一。

“李总,‘信使号’货运飞船已经捕获了弹射舱,正在进行对接和装载。预计48小时后抵达地球同步轨道的‘中转站’。”通讯耳机里传来基地副主管张倩的声音,冷静而专业。

“知道了。”李昂淡淡地回应,目光却没有从窗外移开。

月球表面坑坑洼洼,在基地探照灯的照射下,呈现出一种死寂的灰色。但在这灰色之下,却埋藏着巨大的财富——氦-3。这种在地球上储量微乎其微的同位素,在月球土壤中却极为丰富。更重要的是,它是核聚变反应最理想的燃料之一,清洁、高效,几乎没有放射性污染。一旦可控核聚变技术成熟并大规模应用,氦-3将成为支撑人类文明向更广阔宇宙迈进的“能量基石”。

而“星燧能源”,以及像它一样的几家巨型能源企业,正站在这场能源革命的风口浪尖上。

“李总,地球总部来消息了,”张倩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是关于‘深空勘探计划’的。董事会希望您能尽快召开一次视频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李昂眉头微蹙。“深空勘探计划”是“星燧能源”压下重注的一个项目——不再局限于月球,而是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太空,比如富含氢元素和其他稀有能源的气态巨行星,甚至是小行星带中那些可能蕴含着更奇特能源物质的天体。

这是一个充满诱惑,也充满风险的计划。

第二章:资本与星辰的博弈

视频会议的全息投影在控制中心中央亮起,地球总部董事会成员们的虚拟形象依次显现。为首的是公司董事长,头发花白但眼神锐利的陈宏。

“李昂,月球基地的氦-3开采和运输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了,”陈宏开门见山,“目前市场对氦-3的需求在稳步上升,但地球那边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项目进度比预期稍慢,这导致氦-3的价格增长没有达到我们最初的预期。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天穹动力’最近动作频频,他们似乎在小行星带的稀有金属和能源勘探上取得了一些突破。”

画面中一位负责市场分析的董事接过话头:“是的,李总。现在资本市场对‘深空勘探’的热情很高,但也很谨慎。‘天穹动力’放出的消息让他们的股价最近波动很大,我们需要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才能稳住投资者,并且争取到更多的资源来推进我们自己的计划。”

李昂深吸一口气,走到全息投影前,调出了“深空勘探计划”的初步方案。

“各位董事,”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月球的氦-3是我们的基础,但绝不是终点。太阳系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以木星为例,其大气层中含有海量的氢,这本身就是核聚变的重要原料,虽然不如氦-3高效,但储量几乎无穷无尽。还有土星的卫星,土卫二和土卫六,探测显示它们的冰层下可能存在液态海洋,甚至可能蕴含着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能源形式。至于小行星带,那里的许多天体可能富含在地球上稀缺的同位素和矿物,其中一些可能对特殊能源技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虚拟形象:“‘深空勘探计划’的第一步,我们计划先发射一艘无人勘探飞船,目标是近地小行星带中的几颗候选天体,进行详细的光谱分析和初步采样。这需要巨大的投入,包括飞船的研发、发射,以及后续可能的无人着陆采样任务。但我坚信,这是值得的。一旦我们能在深空能源开发上占据先机,‘星燧能源’将不仅仅是一家月球矿场公司,而会成为真正引领人类进入太空能源时代的标杆。”

“话是这么说,李昂,”另一位董事提出了担忧,“但风险太大了。深空探测的成功率一直不高,而且回报周期太长。我们现在的现金流主要依赖月球的氦-3,如果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一个前途未卜的项目里,万一失败了,公司可能会陷入困境。‘天穹动力’那边说不定就是想把我们拖入这场消耗战。”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坚守月球,虽然稳妥,但可能会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落于人后;进军深空,前景光明,但荆棘密布。

陈宏看着李昂,眼神中带着审视:“李昂,你在月球基地干得很好,把开采效率提升了30%,运输成本降低了15%。我相信你的能力。但‘深空勘探计划’,你需要给我们一个更具体的、可行的方案,以及一个能说服投资者的‘故事’。不仅仅是能源,还有……比如,对人类文明的意义,这种宏大叙事有时候也能打动那些坐在会议室里的人。”

李昂点点头:“我明白,董事长。给我一点时间,我会和我的团队整理出一份更详细的报告,包括技术路线、成本估算、风险评估,以及……那个‘宏大叙事’。”

第三章:冰与火的试炼

会议结束后,李昂没有休息,而是立刻召集了基地里的核心技术团队。张倩也来到了他的办公室。

“李总,董事会的意思很明确,他们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张倩递给他一杯热咖啡,“深空勘探,最难的不是构想,而是技术实现。我们现在的货运飞船技术,用于地月之间的运输没问题,但要飞到小行星带,甚至更远的地方,动力系统、生命维持系统(如果是载人的话)、通讯系统都需要革命性的突破。”

“我知道。”李昂揉了揉眉心,“所以我们第一步计划是无人飞船。动力方面,我在想,能不能在现有的核聚变发动机雏形上做文章?虽然小型化和稳定性还存在问题,但如果我们只是用于无人探测器,或许可以简化一些设计,先实现‘能飞过去’的目标。”

“核聚变发动机……”张倩眼睛一亮,“这倒是个方向。现在传统的化学燃料火箭,效率太低,根本无法支撑长距离的深空探测。离子发动机虽然比冲高,但推力太小,加速太慢。核聚变发动机如果能取得突破,那确实是质的飞跃。”

“不仅仅是发动机,”李昂走到巨大的电子屏幕前,调出了太阳系的星图,“还有通讯。距离越远,信号衰减越严重,延迟也越大。我们需要更强大的通讯天线,或者考虑利用量子通信技术,虽然这在太空中的应用也还在实验阶段。还有,探测器的材料,要能承受太空中的各种辐射和微陨石撞击,还要足够轻便。”

团队成员们围了过来,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从推进系统到通讯模块,从材料科学到人工智能导航,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

“李总,”一位年轻的工程师突然说道,“我觉得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商业价值的评估。就算我们探测到了一个富含能源的天体,怎么开采?怎么运输回地球或者月球?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成本如何控制?回报率如何?这些都是投资者关心的。”

李昂赞许地看了他一眼:“没错,这正是关键。我们的‘深空勘探计划’不能仅仅是一个科学探测项目,它必须从一开始就考虑到商业化的可行性。所以,我们的无人探测器,除了携带勘探设备,或许还需要携带一些初步的‘可行性验证’设备,比如,一个小型的、实验性的开采工具,或者一个微型的能源转化装置,看看能不能在目标天体上直接产生可用的能量信号。”

这个想法让在场的人都精神一振。

接下来的日子,李昂和他的团队几乎是连轴转。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与地球总部的研发部门紧密协作,甚至联系了一些国际航天机构,寻求技术上的合作可能。

期间,“天穹动力”那边果然有了新动作。他们宣布与某国航天局合作,启动了一个名为“火种”的深空探测计划,目标直指一颗据推测含有大量挥发性有机物的小行星,宣称这些有机物可以在太空中转化为燃料和其他资源。这一消息立刻在资本市场引起了轰动,“天穹动力”的股价应声上涨。

“星燧能源”的股东们开始有些坐不住了,催促的电话和邮件不断飞向月球基地和地球总部。

“压力很大啊,李昂。”陈宏在一次私下通话中对李昂说,“‘天穹动力’这一手很厉害,他们找了个好的切入点,而且拉上了官方背景,增加了可信度。我们必须尽快拿出点东西来。”

“董事长,放心,”李昂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我们的‘星尘一号’无人勘探飞船的设计方案已经初步完成,正在进行关键部件的测试。我申请将月球基地的一部分闲置资源和预算调拨过来,加快进度。”

“可以,但你要把握好度,不能影响了氦-3的正常开采和运输,那是我们的生命线。”

“明白。”

第四章:星尘一号的启航

经过数月的紧张筹备和无数次的测试、修改,“星尘一号”无人勘探飞船终于在月球背面的一个专用发射场准备就绪。

它的外形并不像传统的火箭那样粗壮,而是显得有些“纤细”。主体是一个圆柱形的舱段,前端是密集的传感器和通讯天线,中部是核心的控制单元和能源系统——一个实验性的小型核聚变反应堆雏形,后端则连接着几具姿态调整用的离子发动机。在它的侧面,搭载着一个小型的机械臂和几个样本舱。

这并不是一艘完美的飞船,它的核聚变发动机效率还很低,只能提供有限的推力用于轨道调整和加速;它的通讯系统也采用了传统微波和量子通信的混合方案,以确保在远距离下至少能传回关键数据;它的目标也很明确——前往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的“阿瑞斯-7”小行星,进行为期半年左右的勘探任务。

发射当天,月球基地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聚集在控制中心或者附近的安全区域,观看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李昂站在控制台前,脸色平静,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龙之宫

我靠驱邪写了本葬经

煜辰溪

农门悍媳有空间,嫁猎户被宠不停

青纱菀

反派他过于接地气

自由奔驰

异世争霸魂斗魂

朝天官

天魔道圣

蓝色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