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听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0章 隐于市井中的泉水,泉水人家,九零:泉水人家,时雨听棠,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噢噢。”
林熙雨顿悟了:“是这样啊,我刚才还在想,政府机关怎么会让人随便进,原来奥妙是在这里。”
“前面是古代的衙门,后面是现代的政府,两栋建筑仅是相隔了几十米,朝代却是相差了几百年。”
“这种感觉,还真是玄妙啊!”
——
“老城区的街巷,都是环绕衙门而建。”
顾彬莞尔,又说:“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就像院前街,县学街,按察司街,运署街,拉马巷,西辕门街,都和古代官差出行有关,还有一些特指泉水,比如涌泉街,平泉胡同,王府池子西街,起凤桥街等等.......”
“哇!”
林熙雨又一次被震撼了:“顾彬,你知道的好多啊。”
“你不知道吗?”
顾彬很享受她的崇拜,笑着反问。
“不知道。”
林熙雨有点郁闷:“没人给我说过。”
“好好记着。”
顾彬敲了下她的脑袋:“有了形象的了解,接下来背台词会容易一些。”
“噢。”
林熙雨聊的正开心,想到还要背台词,小脸一垮,瞬间没了精神。
“呵呵。”
顾彬看着她故意耍宝的小表情,从喉咙里发出愉悦的笑声。
——
“来到济南,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历史悠久,人少景美的超棒景点。”
“Sd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大院,曾是历代官府重地,清巡抚院署大堂建于康熙5年,在这里先后住过110位山东巡抚。”
“珍珠泉泉池长43米,宽29米,泉眼众多,水底涌出一串串水泡,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珍珠一般,由此被命名为珍珠泉。”
“珍珠泉声名在外,自然也少不了历代名士的追捧和赞誉,乾隆皇帝曾在此作诗一首。”
“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其中孰巨擎,趵突与珍珠。”
“珍珠泉池围绕着假山瀑布,小桥流水,一步一景,让游客们仿佛沉浸在风景优美的江南园林之中。”
“有的游客会好奇,珍珠泉的泉水流到了那里?”
“我们沿着泉池左侧幽静的小路一直往前走,来到九角泉后,就会发现,泉水由此流入,又由此汇出。”
“泉水的流向,穿过曲水亭街,百花洲,最终汇入大明湖,大明湖湖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来自于珍珠泉。”
——
造型师给林熙雨换了一身装扮,踩着花盆底鞋的清朝格格,带着电视机前的观众穿越时空,回到几百年前的康乾盛世。
在她的讲解下,幽静的泉池平添了一丝旖旎之色,让人更加心生向往。
杜导看的满意至极,没有让她换服装,节目组没有片刻停歇,即刻开车前往下一个拍摄场地。
——
“西更道街和王府池子相邻,是老城区地下水系最丰沛的地段。”
“这里有着名的起凤桥,起凤桥之所以有名,有一个让老济南人津津乐道的典故。”
“清顺治年间,因为这里紧邻古代的科举考场,是考生的必经之地,为图好彩头,起凤桥当时称之为青云桥,起凤桥所在的这条街,称为云路街,取平步青云之意。”
“桥头竖着一个石牌坊,牌坊上的匾额写着腾蛟起凤。”
“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径济南府,在刘墉的陪伴下来到云路街。”
“此时天空阴云密布,大雨将至,刘墉触景生情,想起自己年少时在济南冒雨参加科考的情景。”
“在他和乾隆皇帝讲述当年的往事时,大雨倾盆而下,刘墉慌忙之下躲雨,不小心脚下一滑,撞在了腾蛟起凤的牌坊上,脑袋上起了一个大包。”
“他摸着头苦笑,脱口而出:青云路上多风沙,起凤桥下起疙瘩,热血曾想忧国民,化作冷雨浇傻瓜。”
“乾隆一听哈哈大笑,当场也赋诗一首。”
“腾蛟坊下炼真情,起凤桥上铸英雄,天生我材必有用,莫忘祖宗和百姓。”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自此这座桥就改名为起凤桥。”
——
起凤桥上,林熙雨声情并茂的讲述着千年古桥的经典故事,讲到刘墉脱口而出那句起凤桥下起疙瘩时,诙谐幽默的语调,引来工作人员们一波哄堂大笑。
李艳站在摄像机后面朝她伸出了大拇指,紧接着又指了指西更道街一号院的大门。
林熙雨看到号令,踩着花盆底,小心翼翼的从桥上走下来。
“从起风桥街拐过来,我们就来到了西更道街,进入1号院大门,需得从高升桥上经过。”
“当地百姓戏说,从高升桥上经过的学子,都能心想事成,高中榜首。”
“我也来沾点高升桥的光,希望自己能高考顺利,考入最理想的学校。”
——
“咔!”
杜导做了个暂停的手势,林熙雨麻溜的从造型师手里接过扇子,用力扇了几下。
清朝格格美则美矣,就是太热了些。
“吃冰糕吗?”
顾彬买了冰糕在她眼前晃悠。
“吃。”
林熙雨一把抢了过去,犹豫一秒,都是对冰糕的不尊重。
“呵呵。”
顾彬憋着笑,将余下的冰糕分给其他工作人员。
林熙雨吸溜着冰糕,吸溜的美滋滋。
“你同学在家吗?”
李艳探着头,从门缝里往1号院里瞧。
小院不大,挤了三户人家,院子里挂着不少布料,花红柳绿,煞是好看。
“这么多布料啊?”
李艳颇为新奇:“打眼一瞧,还以为是染坊呢。”
“吴萌的妈妈是裁缝.......”
林熙雨笑着解释:“她的手艺很好,好多人来找她做衣服,也有从她这儿直接选料子做裙子的,挂的布料是样品,吸引顾客进门。”
“裁缝好啊,我也想做条裙子。”
李艳眼眸一亮,笑眯眯的推开门,走了进去。
下午的采访是吴家的主场,林熙雨没有跟进去。
“有人在家吗?”
李艳举着话筒四下里打量。
“你找谁?”
吴萌早就听到了门外的动静,见她进来,迅速进入角色,装作不认识,从自家屋里迎了出来。
“你好,我们是济南电视台泉水人家节目组的.......”
李艳自我介绍,和吴萌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噢噢,你们好。”
吴萌配合她接受采访:“我在电视上看过你们的节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