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的拖拉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5章 朕赌得起,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破旧的拖拉机,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陛下!”陈玄礼急得须发皆张,“老臣愿以项上人头作保,此计纵使不成,我大唐不过损些粮秣!”
这位老将军说着朝李乾投去赞许的目光。
李隆基却抚须沉吟:“李卿,若事败......”
“不过将平定吐蕃之期,推迟数载罢了。”李乾从容应答,显然早已深思熟虑。
“推迟数载?”四人不约而同倾身向前,殿内烛火为之一晃。
李乾剑眉微扬:“大非川之于吐蕃,犹如关中之于华夏。失了此地...”他故意一顿,“赞普必亲率举国之兵来夺。”
“善!”李隆基突然击掌,眼中精光暴涨,“爱卿莫非欲效‘围点打援’之策?”但转瞬又摇头叹息,“然则活捉赞普...难如登天啊。”
“陛下圣明。”李乾拱手一礼,随即话锋陡转:“然臣所谋,乃是要在大非川与吐蕃决战!”他指尖在沙盘上重重一点,“歼敌愈多,吐蕃内乱愈甚。届时大唐再行离间之计...”
“妙啊!”李隆基突然抚掌大笑,“效前朝‘以夷制夷’之策!扶弱抑强,使其自相攻伐!”
陈玄礼更是拍案叫绝:“待其内耗殆尽,必有人来求我大唐出兵!”老将军声若洪钟,“就如当年突厥求隋军入漠北一般!”
“此计大妙!”连城府极深的李林甫都忍不住击节赞叹。
“丞相此言差矣。”李隆基目光灼灼地盯着李乾,“这恐怕只是爱卿谋划中的...下策?”
“陛下明察万里!”李乾这次是真心拜服。这位开创开元盛世的帝王,果然一点就透。
李隆基负手而立,将战略娓娓道来:“上策直取积石山,若不成则转用下策,先歼其主力,促其内乱,再伺机而动。”突然转身凝视太子:“亨儿,可记清楚了?”
“若来年我军不能越过积石山天险,便只能在大非川与吐蕃决战。如此,平定吐蕃恐需数十载之功。亨儿,此乃百年大计,你身为储君须谨记于心。”李隆基目光如炬,手指重重敲在舆图上。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李亨肃然长揖,眼中燃起炽热的战意。他不得不承认,李乾这番谋划确是高瞻远瞩,吐蕃终将纳入大唐版图,不过是时间早晚之别。
陈玄礼急趋两步,紫袍下摆掀起细微的尘土:“陛下,那上策......”
“哈哈!”李隆基突然朗声大笑,“吐蕃早晚是大唐囊中之物,然早一日收服,便早一日解我西顾之忧!上策虽仅有十分之一胜算,可一旦功成,雪域高原尽归我有。纵使不成,不过折些钱粮兵马,朕——赌得起!”
“就这么定了!”天子猛然拍案而起。
“陛下圣明!”
李乾暗暗攥紧汗湿的掌心,却抑制不住血脉偾张。
眼前浮现出青藏高原的苍茫图景,这片秦皇汉武望而兴叹的疆域,直到蒙元才正式纳入版图。若能在天宝年间完成此等伟业,何止提前数百年?简直是再造华夏疆界!
御阶下的金砖映出李隆基来回踱步的身影,这位已生华发的帝王时而握拳抵额,时而抚掌轻笑。
陈玄礼与李亨交换的眼神中跳动着同样的火焰,就连素来城府极深的李林甫,此刻也任由喜色爬上眉梢,唇角罕见地扬起弧度。
“秦皇汉武未竟之功啊......”李隆基突然驻足,凝视着殿外盘旋的苍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若朕收服吐蕃,来日史笔如铁,当如何评说?”
他不自觉屈指计算:“自朕登基以来,扫清积弊,廓定四方。后突厥、契丹、奚、吐谷浑、回鹘......尽皆夷灭。待明年春暖花开时,朕先取吐蕃,再会大食于葱岭之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