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炒肉盖浇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8章 暗垄,胡沙录,青椒炒肉盖浇饭,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平城的春寒裹着细雪,太极殿的金砖被踩得泛着冷光。陈五站在丹墀第三阶,朝服下的鱼符硌着腰腹 —— 那是拓跋濬新赐的 “均田使” 鱼符,玄鸟尾羽的金漆在晨光里发暗,像块压秤的铁。他能听见身后御史台的韩大人咳嗽了一声,声线里带着昨夜翻查账册的疲惫;左边拓跋家的老臣拓跋济摸弄着朝珠,翡翠珠子在袖底发出细碎的响,像是在数什么心思。

“启奏陛下,” 窦荣的声音像浸了蜜的铜钟,从东首的汉臣班列里浮出来。这位新科的户部侍郎穿了件月白锦袍,金线绣的云纹在腰间翻卷,活像要把龙案前的御炉炭火都裹进袖里。他扶了扶腰间的羊脂玉牌,牌上 “窦氏盐坊” 四个小字被体温焐得发亮,“盐铁之利关乎国本。臣以为,当仿汉武旧制,设盐铁专营司,由内臣监管,杜绝私贩。”

陈五的手指在鱼符上摩挲。鱼符边缘的玄鸟喙部有处毛糙,是前日甜市铁匠阿铁亲手打磨时留下的 —— 那匠人非说 “官符得带点人间烟火气”。此刻这毛糙硌着指腹,让他想起甜市盐铺前排队的百姓:胡族老妇攥着铜钱数了三遍,汉家汉子把盐罐擦得锃亮,连高车商队的驼铃都裹着盐香。他喉结动了动,正欲开口,却见窦荣的目光扫过来,像片沾了水的丝绸,滑过他腰间的甜灯。

“窦大人说私贩乱价,” 陈五往前半步,玄色朝服的广袖扫过丹墀,“可臣前日在齐州,见官盐库里堆着半人高的盐包,封条上盖着‘窦氏’的朱印。百姓买盐得绕三道弯,先去窦家的米行买粮,再拿粮票换盐票,最后凭盐票去官铺 —— 这到底是私贩乱价,还是官商盘剥?”

殿内响起抽气声。陈五看见窦荣的耳垂瞬间涨红,像被人掐了把的番茄。这位窦侍郎的岳父是皇后的堂兄,上月刚把女儿送进掖庭当女官,此刻正攥着朝服下摆,指节泛白得像雪地里的枯枝。

“陈大人好大的胆子!” 西首的拓跋嵩跨前一步,皮裘上的狼头金扣撞出脆响。他是拓跋拔的亲侄子,新封的镇南将军,腰间悬着太武帝亲赐的 “破阵刀”,刀鞘上的血渍洗得发白,“齐州盐务是窦大人的妻舅在管,窦家世代忠良,岂容你信口雌黄?” 他转向龙案,“陛下,陈五推行均田令以来,处处与贵族作对,前日还把代郡拓跋家的草场文书烧了 —— 这是要拆大魏的根基!”

陈五的甜灯在袖中发烫。这灯是甜市百姓用麦粉和金砂捏的,阿月说 “灯亮着,甜就不会灭”。此刻金砂在灯身游走,聚成 “刃” 字,烫得他掌心发疼。他想起代郡牧民的血泪:老阿爸跪在雪地里,说拓跋家的牧正把他们的冬草场圈了养战马;小阿妹抱着冻僵的羊羔,睫毛上结着冰碴子,说 “阿娘的药引子,得去沙窝子挖”。

“拓跋大人说臣烧文书?” 陈五从袖中抽出半卷焦黑的纸页,“这是代郡草场的旧契,上面写着‘牧民共有’,可背面的私注是‘拓跋家占七成’。臣烧的不是文书,是压在牧民心口的石头!” 他把纸页举过头顶,焦灰簌簌落在金砖上,“陛下,均田令不是要夺贵族的地,是要让荒了的地长庄稼,饿了的人有饼吃 —— 可有人偏要把饼揣进自己的袖筒!”

龙案后的拓跋濬突然咳嗽起来。陈五看见少年皇帝的指节抵着唇,指缝里渗着血丝 —— 这是昨夜批折子到三更的老毛病了。他的目光扫过窦荣腰间的玉牌,又落在拓跋嵩的破阵刀上,最后停在陈五手里的焦契上,像团在灰里扒拉的火星。

“窦卿,” 拓跋濬的声音像浸了水的鼓,“陈卿说的齐州盐务,你可知情?”

窦荣 “扑通” 跪下,额头抵着砖缝:“陛下明鉴!臣妻舅是个实心眼的,许是下面的人办差不牢。臣愿领旨彻查,定还陛下一个清白!” 他的声音发颤,却带着股韧劲,“只是盐铁专营一事,确是为民生计 —— 如今私盐贩子勾结柔然,把盐巴换成战马,这等祸事,不得不防!”

“拓跋卿呢?” 拓跋濬转向拓跋嵩。

拓跋嵩单膝跪地,皮裘在地上拖出条痕:“代郡的事,是臣管教不严。臣愿回代郡,把草场重新分过!” 他的手按在破阵刀上,刀鞘与砖面摩擦出刺耳的响,“但陈五处处针对贵族,长此以往,恐寒了老臣们的心!”

陈五望着两人,突然想起前世在深圳,客户死不承认数据造假时的模样。他摸出甜灯,金砂在灯身流动,聚成 “证” 字 —— 光靠嘴说没用,得有铁证。

“陛下,” 陈五单膝跪地,额头触到冰凉的金砖,“臣愿领旨去齐州查盐场,去代郡查草场。带着玄甲卫,带着御史台的人,查他个水落石出!” 他抬头时,细雪从殿门飘进来,落在睫毛上,“若窦家、拓跋家清白,臣愿免冠谢罪;若有贪墨,还请陛下按律严惩!”

殿内静得能听见炭盆里火星爆裂的响。陈五看见崔浩在班列末尾微微颔首,老臣的胡须上沾着细雪,像朵开败的芦花;韩御史攥着朝笏的手青筋暴起,那是昨夜查账时磨的茧子。窦荣的玉牌在腰间撞出闷响,拓跋嵩的狼头扣蹭着皮裘,发出沙沙的摩擦声。

“准了。” 拓跋濬的声音轻得像片雪,却砸得金砖嗡嗡作响,“陈五为巡田使,持朕的‘玄鸟符’,节制玄甲卫、御史台。窦卿、拓跋卿,着你们各自行文,令地方官配合。” 他摸出腰间的玄鸟符,翡翠雕的鸟羽上还留着体温,“陈卿,朕要的是大魏的田清、盐清、人心清。”

陈五接过符,触手生温。他望着龙案上的《均田令》,太武帝的朱批在宣纸上泛着红光,像团烧了百年的火。窦荣和拓跋嵩的谢恩声在殿内回荡,陈五却听见甜市的麦浪声 —— 那是胡汉百姓在田埂上唱的歌,“均田令,甜又香,胡汉一家种麦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东北山村诡事

爱吃工夫红茶的道宁

抢我人生?重生七零,我嫁军少走巅峰!

佛前彼岸

诡异无限:废号重启的打工牛马

墨仙人0G

螭吻星劫

兮辰曦

综影:成欢乐五美房东,锁锁怀孕

蟹蟹倪

开局继承快穿公司,和国家一起飞

我爱桂圆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