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流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3章 银杏书魂,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云影流光,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咱这云隐寺,打北宋那会儿就立在鹰嘴崖下。寺前有棵老银杏,听老辈儿说,树龄比寺里的铜钟还长——钟是唐时的,树却是隋末建的,当年有个云游的高僧,见这儿山清水秀,就在崖下结庐,种了这棵银杏当镇寺之物。

我叫明心,是十年前被老方丈捡回来的小沙弥。那时候我才七岁,蹲在寺门口哭,老方丈摸着我脑门儿说:\"这娃与佛有缘,留下吧。\"打那以后,我就跟着师父在寺里长大,扫落叶、劈柴火、跟着经堂听经。

要说寺里最金贵的,不是那口唐钟,也不是藏经阁的《大藏经》,是后殿那棵老银杏。每年霜降过后,金黄的叶子\"簌簌\"往下落,铺得满地都是,像撒了把碎金子。寺里的规矩是:每日寅时,由专管杂役的\"净尘僧\"带着两个小沙弥去扫叶,扫起来的银杏叶得用黄绢布包好,存进后殿的檀木柜里——说是这些叶子能当\"书叶\"使。

我头回见着\"书叶\"的妙处,是在十二岁那年。那年秋汛,山溪涨水冲垮了进山的路,藏经阁的《法华经》被淋湿了半卷。师父急得直搓手,净尘师父却笑着从檀木柜里取出包得方方正正的银杏叶,解开布角,抽出一片——那叶子黄得透亮,叶脉纹路里竟泛着淡淡的金光。净尘师父对着叶子念了声\"阿弥陀佛\",叶子\"唰\"地展开,上面的字竟跟刚誊抄的经文一个样,连墨香都没散。

\"这是银杏书魂的妙处。\"师父摸着我的光头解释,\"老银杏有灵性,每片叶子落下来,都承着天地间的灵气。聪明的僧侣拾了去,能当纸抄经,能当卷读典,比寻常纸墨多了三分禅意。\"

打那以后,我总爱跟着净尘师父去扫叶。他扫叶子极讲究:得挑晨雾未散时,用竹耙子轻轻拢起落叶,不能踩,不能碰,像是怕惊醒了叶子里的魂儿。我偷眼瞧过,那些叶子落在竹耙上,叶脉间真有细若游丝的金光流动,像活物似的。

可贪心这东西,就像春天的野草,不知不觉就冒了头。我见着那些书叶能解经、能抄典,就想多攒些——等攒够了,就能把《金刚经》《心经》都抄在叶子上,供在佛前,也算积德。于是我开始偷偷留叶子:扫完叶,趁净尘师父不注意,往怀里揣两把;去柴房劈柴,把叶子藏在柴堆里;连夜里睡觉,都把叶子压在枕头下。

起初也没啥动静。可半年后,怪事就来了。

头回是背《心经》。师父考我,我张嘴就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可刚背到\"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后半句突然卡壳了。我明明记得前儿个还抄在叶子上的,可脑子里像蒙了层雾,怎么都想不起来。师父皱着眉说:\"明心,你近日怎的?从前过耳不忘的经文,如今倒记不牢了?\"

我没敢说实话,只推说夜里没睡好。可后来更邪乎了:我去井边打水,看见水里的倒影,竟觉得那脸生分得很——眼角多了道细纹,头发里掺着几缕绿毛。去厨房端粥,厨子大叔拍着我肩膀喊:\"小师傅,您今日怎的戴了顶绿帽子?\"我摸摸头,头发还是黑的,可总觉得有股青草味从发梢冒出来。

最骇人的是那夜。我躲在被窝里翻叶子,借着月光看上面的字。忽然,叶子上的字动了!\"阿弥陀佛\"四个字像活了似的,从叶面上浮起来,在半空转圈儿。我想扔叶子,可手刚抬起来,就被什么东西缠住了手腕——是银杏叶的脉络,金闪闪的,像根细绳子,扎得我生疼。

\"明心。\"一个沙哑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你拿了太多我的记忆,该还了。\"

我猛地坐起来,冷汗浸透了后背。窗外月光惨白,老银杏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只巨大的手,正往屋里伸。我看见叶子的脉络在墙上蠕动,像无数条小蛇,而我的手腕上,不知何时爬满了青灰色的纹路,跟树皮一个色。

第二日,我把这事告诉了老方丈。他听完,长叹一声,摸出串檀木佛珠:\"你可知这老银杏的来历?百年前,寺里遭了山匪,老住持为护经卷,被砍了头。他圆寂前发愿,要把一生的经义传给后人。于是他用戒刀剖开心口,把记忆化作书魂,封在这银杏里。每片叶子落下来,都是他的一缕记忆;每拾一片叶,就是借他的智慧。可贪心的人啊......\"他指了指我手腕,\"会把书魂的魂儿,吸进自己身体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和离书撕一半,王妃有孕了

六出祁山

出狱即离婚,高冷未婚妻上门领证

小蟹呀

冻死在儿子家门前

今天不emo

大小姐重生七零,冷戾大佬掐腰哄

绿竹缥缈

寄生家园

绿小霜

从女子监狱开始龙啸九州

强仔很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