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御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0章 玉粒金莼,我四叔是朱元璋,逍遥御风,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的胡须微微颤抖,目光死死钉在墙上大明舆图中甘肃安西与草原那片逐渐加深的赭红色区域——
那是司天监用朱砂标注的重灾区,此刻正像块渗血的伤口,在黄色绢布上不断扩大,仿佛随时会吞噬掉整个西北。
“陛下,陕西、山西的粮仓已见底,江南漕运最快也要月余才能抵京......”
户部尚书瘫跪在金砖地上,官服后背洇出大片汗渍,声音颤抖得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句子,“甘肃总兵奏报,安西城内已开始出现人相食的惨状,草原牧民十不存一,牲畜更是十去其九......”
“够了!”朱元璋一脚踹翻身旁的铜炉,鎏金兽首在地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炉中残余的香灰扬起,在空中飘散成灰蒙蒙的一片。
“咱从濠州讨饭起家,历经多少生死!如今坐拥天下,竟救不了自己的子民?”
“你们这群酒囊饭袋!若再拿不出办法,就都去安西喂秃鹫!”
就在满朝文武噤若寒蝉时,太监王有德踉跄着冲进殿内,袍下摆沾满泥浆,脸上还挂着未擦净的汗水。
“陛下!南洋、秦、燕、周、楚、齐六藩急报——数百架粮车、艘粮船,载着大量物资直奔安西!”
朱元璋猛地转身,冕旒撞得叮当作响,珠串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粮?哪里来的粮?不是说天下粮仓皆空?”
“是地瓜面、玉米面!”王有德激动得声音发颤,几乎是喊出来的,“英王殿下在藩地广种红薯、玉米、土豆,此番倾其所有......”
当满载着红薯面、玉米面的粮船与驼队抵达西北时,各地布政司官员望着堆积如山的粮袋,面色如土。
甘肃布政使颤抖着抚摸着粗粝的麻袋,想起当初自己以“地力不适”为由婉拒试种,此刻肠子都悔青了。
他盯着粮袋上“英王府制”的火印,喉咙发紧:“早知道这些‘洋玩意儿’能救命,便是拼着丢官,也该全力一试......”
安西行省的议事厅内,曾经激烈反对试种的官员们围在刚卸运的粮车前,看着士卒将金黄的玉米粉倒入大锅熬煮。
一位老吏用手指蘸起冷却的面糊,放入口中咀嚼许久,突然老泪纵横:“咱们守着祖宗规矩,却差点饿死百姓,罪该万死啊!”
朱元璋站在奉天殿的丹陛之上,俯瞰着下方堆积成小山的运粮奏报,指节无意识地叩击着汉白玉栏杆。
夕阳的余晖洒在“奉天承运”的匾额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王有德捧着藩地送来的种植实录,书页间夹着晒干的红薯叶与玉米须标本:“陛下,英王殿下的奏疏里写着,这些作物在沙土地也能亩产千斤,且窖藏可撑过整个灾年。”
“千斤......”朱元璋喃喃重复,声音里带着难以察觉的颤抖。他想起长安皇庄试种时,自己因担忧失败而未全力推广,如今看着西北百姓因这些作物重获生机,胸腔里翻涌着懊悔。
龙袍下的手掌紧握又松开,指甲在掌心掐出月牙形的血痕,“当年若能多信几分,或许就不用看着子民饿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